三余365网
|
手机女生版
|
手机男生版
|
客户端下载
最近阅读
我的书架
|
登录
注册
首页
全部作品
排行榜
三余365网
>
其他
>
厚黑学
厚黑学
李宗吾 著
类别:
其他
状态:
连载中
总点击:
4735
总字数:
198579
《厚黑学》为民国年间李宗吾先生所作,他在厚黑学一书中,阐述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以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等人物实例为主线,探讨论证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成败得失。
收起
展开
点击阅读
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
(0章)
全部目录
第121节:宗吾家世(2)
更新时间:23/03/02 14:17:28
作品评论区
(0条)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请先
登录
|
注册
0/1000
字
发表
签约作家
李宗吾
作者有话说
亲亲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哦!
同类推荐
冥报记
《冥报记》是唐代纪实故事,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即据此本排印。唐临《冥报记》[1] 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是唐代纪实故事集.此书在中国亡佚已久 ,而今本《北梦琐言》又不载<僧义孚>条.故关于此条的归属问题,前人及当今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近人杨守敬曾从事《冥报记》的辑佚工作.他以日本三缘山寺本为基础,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中辑录《冥报记》佚文.所辑佚文分为六卷, "唐僧义孚"条被收入卷六.李剑国先生在《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中说:"按<北梦琐言>今本不载,林艾园校本所辑逸文亦不收此条,当出《冥报记》.杨目辑入卷六.僧义孚贪污写经钱帛受报身死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198页)但据岑仲勉先生《唐唐临〈冥报记〉之复原》一文考证。 杨守敬辑出的部分佚文,却并非唐临所作,"唐僧义孚"条即被列为"未能认为临书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1947年,190页).侯忠义先生在《隋唐五代小说史》中指出:"岑仲勉《唐临冥报记之复原》,对杨辑本逐条加以复核,纠谬补遗,可谓《冥报记》的校定本."但他在"《冥报记》宣扬佛法灵异"后所举例子中,又提到已被岑先生排除了的《僧义孚》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162页,163页),令人费解.方诗铭先生在《冥报记》附录《杨辑冥报记佚文辩伪》中,说明了唐临不可能创作《僧义孚》条的理由:"本条说:‘俾赍钱帛诣西川写藏经’,‘西川’指‘剑南西川’,方镇置于肃宗至德二年,唐临卒于高宗显庆四年,《冥报记》中不可能出现‘西川’之称.因此,本条虽不见于今雅雨堂本《北梦琐言》,但当非唐临书.现不入辑."(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中华书局合订本,1992年,100页)这一理由十分充足,堪称定论.从《太平广记》的版本流传情况来看,此书宋刻本今已不存,明嘉靖时,谈恺据抄本刊刻,流传始广.近人汪绍楹以谈恺本为底本,以清陈鳣校残宋本、明沈氏野竹斋钞本及明末许自昌本、清黄晟本为参校,整理出一种较好的本子。 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即据此本排印,1961年中华书局改正若干排印错误后,重新出版.汪绍楹的整理工作十分有价值.周勋初先生在<唐人笔记小说考索>中指出:"汪氏在许多条文后加有按语,介绍明钞本中所标的书名,每与谈恺本不同,而明钞所标示者常是更为可据,故甚有参考价值,不可忽视."(《周勋初文集》第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02页)方诗铭先生在《〈冥报记〉辑校说明》中亦认为:"谈刻以下各刊本《广记》,如卷一一六《僧义孚》条引《冥报录》, 卷一二九《王范妾》条引《冥报志》,杨氏皆辑入目录;而野竹斋钞本,第一条作‘出《北梦琐言》’,第二条作‘出《还冤记》’,是正确的."(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中华书局合订本,1992年,13页)两先生所言颇有道理.如《太平广记》卷二三九《苏循》条后注云:"出《唐书》,明钞本作出《北梦琐言》"卷一○八《巴南宰》条后注云:"出《述异记》,明钞本作出《北梦琐言》."卷五○○《杨蘧》条后注云:"出《稽神录》,按见《北梦琐言》卷五."经查核,这些条目均出自《北梦琐言》.其中,《苏循》条出自卷一○《崔雍食子肉李佋苏循附>,<巴南宰>条出自卷九《韦宰相功德验陈微附>,<杨蘧>条出自卷五《阳朔山水》.基于此,笔者认为,《僧义孚》条应被视为《北梦琐言》的佚文。
于公案②
评书传统书目,长篇,编创于清末。石玉昆纂弄的《三侠五义》(《包公案》)问世以后,北京一些有编创能力的评书艺人纷起效仿,纂弄新书,《于公案》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据云游客《江湖丛谈》称:《于公案》的编创者是北京前辈评书名家牛瑞泉,由他传给刘竹桥,刘竹桥再传给群福庆,遂在北京说书界流传开来。也有一说,传其首创者为一烟馆中的旗籍烟客,书中老五义中大爷——手使“夺命狼签”的万里烟云车云普即以作者为原型(见于金受申《谈谈评书》,载《立言画刊》215期)。
辛白林
辛白林统治时期,他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儿子在幼儿时期被偷走。普修默的父亲为辛白林打仗时死亡,母亲因此悲痛而死。辛白林看普修默可怜,便留在了宫里抚养。普修默和伊摩琴(辛白林女儿)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并悄悄结婚。辛白林十分生气,把普修默流放到罗马。
飞花艳想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受外,还嘉偷窥他人性爱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