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365网
|
手机女生版
|
手机男生版
|
客户端下载
最近阅读
我的书架
|
登录
注册
首页
全部作品
排行榜
三余365网
>
其他
>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明·秦昌遇 著
类别:
其他
状态:
连载中
总点击:
1289
总字数:
67765
中医古籍,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收起
展开
点击阅读
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
(0章)
全部目录
下卷 运气总论
更新时间:23/03/02 13:38:28
作品评论区
(0条)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请先
登录
|
注册
0/1000
字
发表
签约作家
明·秦昌遇
作者有话说
亲亲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哦!
同类推荐
周慎斋遗书
《周慎斋遗书》,明代周之千著。《周慎斋遗书》[1] ——明周慎斋 一人每至夜,则颈项强硬,喉痛舌干吐痰,至天明则诸病皆退,此阳虚不能上达也。盖夕则阳气下降于丹田,上焦之阳不足,故阴火炽于上而生诸病,至旦则阳气从丹田上升,阳升阴降而诸病退矣。治法用补中益气汤。 炳章按:此证为津液不足者多,补中益气未见合法,此公以阳不升上之论,亦未知果效否。观病须别有证据,方可定其属阴属阳,未可执此一证,即定其为上焦阳虚也。 一人左手寸脉中候微数,重按无力不清,关脉中候沉候皆有力,尺脉沉细有力。右寸中候涩,重按不见脉,关脉中候若有力,下微不清,尺脉沉数无力。此内伤不足之证,脾肺二经受病也。治以补中益气汤,使阳得生而阴得长,加盐水炒黄柏二分以救肾,加枣仁一钱以安心神,小水或热或不利,加远志、莲须各五分以达之。 炳章按:凡治病未有舍证,而专言脉者,亦未有舍脉,而专言证者,必脉证合参,乃得其真,此病未知所现何证,据脉则土强木弱肾水亦亏,何能任升柴之升散,虽有黄柏炒二分,亦不足以救肾。 一人左寸脉短涩,乃心血不足,关脉微弦无力,左尺沉细。右寸微浮而散,右关按之若有力,举之不足,重按无力不清,右尺沉而无力。责其无火,宜大补气血,治以十全大补汤。 一人五十八岁,右脉带弦,左脉豁大有力。弦为木脉,见于右手,胃受木克而虚也。左脉豁大有力,邪火盛也。不治之证。 炳章按:此未见即为不治之症,特非补中益气所能治耳。 一妇人年三十,左寸浮大,左关大,左尺洪大,右寸浮大,右关尺俱沉细无力。治方用山茱萸、白茯苓、生地黄各一钱,泽泻、陈皮各五分,川附子、生甘草各二分,姜枣煎。盖浮与洪大属火,故壮水以制火,泽泻、白茯苓引火下行。关尺沉细无力,真火不足,故加附子以温之。 一妇人六脉纯阴,或二、三至,或四、五至见歇,此血中之气虚也。四君子加白芍、肉桂,理脾和肝,山药糊丸。血中之气脾为主,脾土旺则上焦肺气亦足。盖脾为太阴,肺亦太阴,二阴皆赖阳以生。用桂则土温而金不寒,气血自然生发也。 一人两尺脉沉微,脾胃脉弱,肺脉中候沉涩,此火不能生土,寒在下焦,痰在上焦,必转咳嗽,然后阳气发生,方为佳兆也。用药之妙,须虚处著力,一落在实处,再难长进矣。
Saint’s Progress
外国经典原著作品,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大师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
徐霞客游记
四月初一日 早雨。行十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①。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②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③,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④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⑤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⑥上人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⑦。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⑧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⑨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岑参全集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