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365网
|
手机女生版
|
手机男生版
|
客户端下载
最近阅读
我的书架
|
登录
注册
首页
全部作品
排行榜
三余365网
>
其他
>
温病正宗
温病正宗
王松如 著
类别:
其他
状态:
连载中
总点击:
4685
总字数:
81178
《温病正宗》为《近代中医珍本集——温病分册》选书之一。作者王松如。
收起
展开
点击阅读
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
(0章)
全部目录
下编 正宗辑要 附方
更新时间:23/03/02 12:50:50
作品评论区
(0条)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请先
登录
|
注册
0/1000
字
发表
签约作家
王松如
作者有话说
亲亲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哦!
同类推荐
萧红大全集
萧红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留下的作品非常丰富,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创作等方面。萧红编著的《萧红大全集》精选了萧红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一年间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及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作品,另外,一些能够反映萧红生前生活和写作状态的萧红写给爱人、友人的重要售件也被收录进来。作品是一个作家精神的映像,时刻向人们展示着作者的精神烙印。萧红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女性文学中的精品。《萧红大全集》是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集。
诸脉主病诗
《诸脉主病诗》是沈金鳌著作,作二十七脉主病诗,以言脉理主病,朗朗上口,便于记诵。 《诸脉主病诗》是1998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
Discourse on the Origin of Inequality
外国经典原著作品,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大师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
大唐内典录
本书为道宣所撰之佛教目录学书。道宣在该书卷十〈自序〉一文内,曾叙及撰述该书之旨趣,谓前人目录多不详备,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虽较详赡,但又有真伪混淆之失。故此书之撰,乃志在改革前代书之弊病。其文云(大正55·338a)︰ ‘(前人之佛录)缀撰笔削,不至详密者,非为才不足而智不周也。直以宅身所遇,天下分崩,疆场关艰,莫阅经部。虽闻彼有,终身不窥。今则九围静谧,八表通同。(中略)上集群目,取讯僧传等文勘阅详定。更参祐房等录。祐录征据,文义可观。然大小雷同,三藏糅杂,抄集参正,传记乱经,考括始终,莫能通决。房录后出,该赡前闻。然三宝共部,伪真淆乱,自余诸录,胡可胜言。今余所撰,望革前弊。’ 全书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八七部八四七六卷。麟德元年(664)成书。分为十部份。第一部份为历代佛教三藏目录,原题为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始自卷一,终于卷五。所载起自后汉,至于唐初。每代先有叙论,次列佛书目录。每一译本或著作列出之后,辄叙作者之生平大略。此一部分与《出三藏记集》及《历代三宝纪》之目录部份略同,为本书之核心内容。其中隋唐部份,史料价值最高。 第二部份为历代翻本单重人代存亡录,有二卷,卷六为大乘三藏,收四九八部,卷七为小乘三藏,收三七二部。系自后汉至唐高宗时翻译佛书之简明目录。此部份之重点,在显示同一佛书翻译之次数(有仅一译本者,有数种不同异译者,有数种译本皆仅译原本之一部份者)。此部份除书名、卷数及译者之外,最重要者,即在注明那些书为同本异译。后人可藉此查知某一佛书同本异译之次数。 第三部份为历代众经总撮入藏录,一卷,即卷八。系唐代尚存之翻译佛书之入藏者,乃根据西明寺现藏入藏目录所著录。计收八百部。此部份卷首有当代所存大小乘佛书及传记之统计数字。其余皆为书名、卷数而已。可由此而查知唐初之入藏佛书。 第四部份为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一卷,即卷九。此部份系为欲转读佛经之佛徒所设。此录序(大正55·312c)︰‘西明寺真懿律师,(中略)欲兴法藏,岁别转持。然以重译广文,多生倦怠,告余此致,因而演之。(中略)举大部而摄小经,撮本根而舍枝叶。’其用意在选择当时同本异译佛书中之主要译本,以供佛徒转读。例如《华严经》,在道宣以前有十四种译本(多为抽译其中一部份者),而道宣此录,则选东晋·佛陀跋陀罗之六十卷译本以供转读。并列出其他异译本之译名。此卷后代人除可作诵读佛经之参考外,亦可藉此查知各‘同本异译佛书’之大略。 其余六部份,即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历代众经录目终始序、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皆涵括于卷十。其中,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系搜罗初唐(高宗)以前中国人之佛教著述目录(含书名、作者、卷数);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乃搜集初唐以前之疑伪佛书;历代众经录目〈终始序〉则含初唐以前中国佛书目录之书名、卷段、作者;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内含历代诵经之感应故事。 本书在佛典目录学上,地位颇高。近人姚名达谓︰‘大唐内典录体例之完善,内容之精详,殆称空前绝后。’(《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梁任公则谓‘其书集法经、长房两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更为有系统的,且合理的组织,殆经录中之极轨矣。’(《佛学研究十八篇》卷十七)然其书亦有某些枝节上之小错误,唐·智升曾在其所撰《开元释教录》(卷十)中指摘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