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字经4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8889更新时间:19/03/19 11:03:09
[原文\\]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译文\\] 右边通向藏书室,左边通向休息室。 [注释\\] 广内:帝王藏书的地方。承明:承明庐,大臣值班住 宿的小宫殿。 [原文\\]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译文\\] 这儿堆满了古书,也聚集了成群的“英才”。 [注释\\] 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记载“三皇”的书称《三 坟》,记载“五帝”的书称《五典》。常用来泛指古书。 [原文\\]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译文\\] 书中有杜度草书和钟繇隶书的真迹,有汲冢中用漆写 的古书和孔壁中的经书。 [注释\\] 杜稿:杜度的草书;钟隶:钟繇的隶书。见张怀瓘 《书断》。漆书:汲县魏安釐王墓中发掘出来的漆书。见 《晋书·束皙传》。壁经:汉代鲁恭王在曲阜孔庙墙壁里发 现的古文经书。见《汉书·艺文志》。 [原文\\]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译文\\] 将相的“公馆”连成一片,夹道槐荫显示卿相的“威风”。 [注释\\] 侠:同“夹”。槐卿:卿相之槐。古代外朝种植槐树, 见《周礼·秋官》。 [原文\\]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译文\\] 他们都有广大的“封地”,还有上千的侍卫武装。官大 帽高,陪奉帝王游宴,车马成队,彩饰飘荡。 [注释\\] 辇(niǎn):这里指帝王的车子。毂:指车。缨:系帽 的丝带。 [原文\\]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译文\\] 世袭的“俸禄”积累成亿万的家财,出门来驾着肥马穿 着轻裘。 [注释\\] 肥轻:肥马轻裘的缩语。 [原文\\]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译文\\] 又给这些人记功表扬,树碑立传。 [注释\\] 策:记载。茂:勉励。勒:刻。 [原文\\]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译文\\] 吕尚是周文王、武王的“功臣”,伊尹是商王成汤的 “贤相”。 [注释\\] 磻(pán)溪:指姜太公吕尚。吕尚在磻溪钓鱼,遇文 王。伊尹:商汤的大臣。阿衡:商朝的官名。泛指掌权的宰相。 这两句大意吹捧吕尚和伊尹都是当时辅佐帝王成就帝业的 贤相。《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左右商王”,则是专指伊 尹。 [原文\\]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译文\\] 周成王占领了曲阜古奄国的地方,这要不是周公旦当 军师哪里能成? [注释\\] 奄:古国名,在曲阜东。周公曾辅佐成王伐奄。微: 非。孰:谁。 [原文\\]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译文\\] 齐桓公九次联合诸侯主持盟会,打出了“帮助弱小” “拯救危亡”的旗号。 [注释\\]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见《论语·宪问》。 [原文\\]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译文\\] 汉惠帝做太子时多亏绮里季等才挽回了被废黜的命 运,殷高宗做了好梦才找到了傅说这个军师。 绮(qǐ):绮里季,商山四皓之一。汉高祖曾召见四皓 (四个白胡子老头),未达到目的。后来汉高祖想废孝惠帝而 另立太子,吕后用张良计,厚礼迎四皓使与太子相处。汉高 祖看到惠帝羽翼已成,就打消了另立太子的想法。说(yuè): 傅说,殷高宗武丁的大臣。据说傅说原是傅岩搞版筑的奴 隶。一次武丁梦见了他,便画像访求,找到后就提升为大臣。 [原文\\] 俊密勿,多士实宁。 [译文\\] “才德之士”同心协力,各显身手辅佐皇帝。 [注释\\] 俊(yì):贤能的人。古时称智过千人的为俊,智过百 人的为。《尚书·皋陶谟》:“俊在官。”密勿:勤劳谨慎。 《汉书·刘向传》:“密勿从事,不敢告劳。”多士:众士。《诗 ·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宁:指天下安宁。 [原文\\]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译文\\] 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 [注释\\] 更:更替。横:连横。战国时,苏秦说燕、赵、韩、 魏、齐、楚六国联合拒秦,史称合纵。张仪主张拆散合 纵,使六国一个个服从秦国,称为连横。由于连横,秦国 采取远交近攻政策,首先打击赵、魏,所以说“赵魏困 横”。 [原文\\]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译文\\] 晋国借路越过虞国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河南荥泽和 诸侯会盟。 [注释\\] 假:借。虢(guó):古国名。晋国荀息用好马宝玉向 虞国借路打虢国,灭了虢国。见《左传·僖二年》。践土: 春秋时郑国的地名,即河南荥泽。晋国打败楚国后,鲁僖 公与诸侯在践土举行了盟会。见《左传·僖二十八年》。 [原文\\]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译文\\] 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韩非\\[主张苛刑而又\\]死于 苛刑。 [注释\\] 何:萧何,汉高祖的丞相。《史记·萧相国世家》说萧 何“以文无害”,“奉法顺流”。《汉书·刑法志》说萧何收拾 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这里大意是说萧何轻 刑简法。约法:简约刑法。韩:韩非。《史记·老庄申韩 列传》说李斯、姚贾毁谤韩非,劝始皇“以过法诛之”。过 法、烦刑,都指苛刻的刑法。弊:危困的意思,这里引申 为“死”。萧何崇尚法治,坚持法家路线,《千字文》把他描 绘成一个主张轻刑简法的儒者,是对历史的歪曲。这里可 以看出作者尊儒反法的反动立场。 [原文\\]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译文\\]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最精于用兵。 [注释\\] 起:白起,秦昭王时的名将。翦:王翦,秦始皇时的 名将。颇:廉颇,赵惠王时的名将。牧:李牧,赵悼襄王 时的名将。 [原文\\]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译文\\] 声威远播到北方沙漠地带,好名誉和画像一起流传后 代。 [注释\\] 丹青:两种绘画颜色,因此也叫图画为丹青。《汉书· 苏武传》:“虽竹帛所载,丹青所画。” [原文\\]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译文\\] 广大地区保留着夏禹治水的足迹,秦始皇灭了六国, 设置郡县,全国统一。 [注释\\] 九州:古代中国划分九州,即冀,豫、青、兖、雍、 梁、扬、徐、荆。 [原文\\] 岳宗恒岱,禅主云亭。 [译文\\] 五岳以恒山、泰山为最尊,历代帝王都到云云山和亭 亭山封禅。 [注释\\] 恒:恒山;岱:岱宗,即泰山。都是五岳之一。云 亭:云云山和亭亭山。《史记·封禅书》“昔无怀氏、伏羲、 神农、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原文\\]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译文\\]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 庭。 [注释\\] 两句列举八个地名,都是古代中国边远之地。雁门: 在山西北部。紫塞:《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 称紫塞。”鸡田:梁元帝《职贡图赞》:“遐哉鸟穴,永矣鸡 田”。《唐书·李光进传》:“鸡田,西北塞外地名。”赤城: 山名,天台山之一峰,在浙江。见孔灵符《会稽记》。昆池: 即昆明滇池,在云南。碣石:在河北乐亭县东,今沉入渤海。 钜野:在山东。洞庭:在湖南。 [原文\\] 旷远緜邈,巖岫杳冥。 [译文\\] 中国土地辽阔无边,高山深谷风光百变。 [注释\\] 緜邈(miǎo):旷远的样子。 [原文\\] 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译文\\] 国计民生以农为本,播种收获都要抓紧,一年的农活 开始了,种小米呀,也种黄米。 [注释\\] 稼穑:播种和收获。俶(zhū):开始。载:从事。《诗 ·小雅·大田》:“俶载南亩。”艺:栽种。《诗·小雅·楚 茨》:“我艺黍稷。” [原文\\] 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译文\\] 庄稼一熟纳一次税,快拿新谷去交粮,庄稼种得好的 要奖励、赏赐,种得不好的要处罚。 [注释\\] 黜:降职;陟(zhì):升官。 [原文\\]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译文\\] 孟轲对待老交情很“忠厚”,史鱼秉心“正直”。 [注释\\] 敦素:厚道朴实。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姓史名鱼酋,字子鱼。卫灵公任用弥子瑕而斥退蘧伯玉。史鱼多次进谏, 灵公不从。史鱼病重将死的时候对他儿子说:“我生不能 正君,死了无以成礼,死后把我的尸体放在牖下”。他死后, 卫灵公去吊唁,很惊愕,问史鱼的儿子。史鱼的儿子据实 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了,非常感动,说:“这是我的 过错。”于是采纳了史鱼的意见,重新任用蘧伯玉,斥退弥 子瑕。孔丘听到这件事赞叹说:“直哉史鱼。”(《论语·卫灵 公》)可见史鱼是一个对奴隶主无限忠诚,一心效忠奴隶制 的死硬派。秉:执持。直:耿直。 [原文\\]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chì)。 [译文\\] 做人要力求接近中庸,要努力做到谦虚去待人接物、 谨慎地自我检束。 [注释\\] 庶几(jī):差不多,相近。劳谦:《易·谦九三》: “劳谦君子有终,吉。”疏:“上承下接,劳倦于谦。”谨敕: 谨慎,能检点自己的意思。 [原文\\]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译文\\] 听人说话要审察有无道理,观察别人要看眼色,要猜 透他的心情。 [注释\\] 聆:听。鉴:观察。 [原文\\] 贻厥嘉猷,勉其祗(zhī)植。 [译文\\] 要给子孙留下“好计策”,勉励他们谨慎小心“立德立 功”。 [注释\\] 贻:送给。厥:其。嘉:好的。猷:计谋。祗:敬慎。 植:树立。 [原文\\]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译文\\] 时时反省,约束自己,恩宠就能达于极点。 [注释\\] 省(xǐng):反省。躬:自身。讥诫:在这里是省察警 戒的意思。宠增:尊荣增加。抗极:升高到顶点。 [原文\\] 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译文\\] 遭到危险和侮辱是可耻的,退隐田园就是幸运的。 [注释\\] 殆:危。辱:侮辱。皋:泽。林皋:这里指隐居山 林。即:就,走近的意思。 [原文\\]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译文\\] 疏广和疏受能够见机行事,有谁逼迫他们辞去官职 呢? [注释\\] 两疏:指疏广、疏受叔侄,汉宣帝时人,都能见机而 作,辞官退隐。见《汉书·疏广传》。解组:解下印绶,辞官。 [原文\\]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 遣,戚谢欢招。 [译文\\] 离群独居,无所事事,不谈是非多清静呀。冥思默 想,缅怀往古,倒可以排除烦恼自在逍遥。人一高兴起来 精神负担就排除了,烦闷时就谢绝别人的欢宴邀请。 [注释\\] 索居:独居。奏:进。累:就是世务的负担。戚:忧 愁。谢:辞谢,谢绝。招:邀请。 [原文\\]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译文\\] 水里的荷花开得多么鲜艳,园里的草木长得多么旺 盛。 [注释\\] 的历:同“的白乐”,鲜明的样子。莽:草。抽条:长出 嫩枝。 [原文\\] 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陈根委翳,落叶飘飖。 [译文\\] 枇杷叶子到冬天还是绿的,梧桐没到秋天就落叶了。 草木的旧根干枯了,落叶随风到处飘荡。 [注释\\] 陈根:宿草。委:堆积。翳(yì):同“殪”,死。陈根 委翳:大意是说,秋天到了,草木枯凋堆积。 [原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译文\\] 鹍鸡独自飞翔,一直冲到天上。 [注释\\] 鹍:鹍鸡,鹤一类的大鸟。运:这里指飞翔。秋天鹍 鸡迁居,见宋玉《九辩》。绛霄:指苍天。 [原文\\]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译文\\] 王充上闹市,见书就读不放手,整天眼睛盯着书袋和 书箱。 [注释\\] 耽(dān):沉溺、迷在里面出不来的意思。玩:体味, 体会。《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 所卖书;一见辄能记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书。” [原文\\] 易车酋攸畏,属耳垣墙。 [译文\\] 随便说话是可怕的,墙外很可能有人偷听。 [注释\\] 易车酋:即“易由”。易车酋辅攸畏:意思是轻易说话是危险 的。《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意 思是不要轻易说话;怕隔墙有耳。 [原文\\]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译文\\] 准备饭菜,要合口味,让人吃得饱。有吃的时候大吃 大喝,挨饿时酒糟糠皮也凑合。 [注释\\] 饫(yù):饱食。厌:同“餍”,吃饱。 [原文\\]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 [译文\\] 亲戚朋友来往,少年吃粗,老了吃细。 [注释\\] 异:不同。“老少异粮”是按《礼记·王制》“五十异籷” 的反动说教,宣扬奴隶制的“养老之道”的。 [原文\\] 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译文\\] 小妻婢女纺纱绩麻,还得端茶送水拾掇闺房。用生绢 制成的扇子又圆又白,蜡烛的光把房屋照得通亮。 [注释\\] 妾御:妾,一般指丫头、婢女,这里有泛指妇女的意 思。绩:绩麻。侍:侍候。巾:带子、帽子,这里指穿戴 用的东西。帷房:内房。纨:生丝织的绢。炜:鲜明有 光。 [原文\\]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译文\\] 躺在铺着蓝色竹席的象牙床上,白天睡了,晚上睡。 [注释\\] 寐:睡眠。笋:竹子的青皮。这里指笋席,就是用竹 青编成的席子。象床:象牙装饰的床。 [原文\\] 絃歌酒讌,接杯举觞。 [译文\\] 弹着琴,唱着歌,举行盛大的宴会,手擎酒杯,互相 传递。 [注释\\] 讌:同宴。觞:酒杯。 [原文\\]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译文\\] 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真是又欢乐、又舒适。 [注释\\] 悦豫:高兴、快乐的意思。康:安乐。 [原文\\] 嫡后嗣续,祭祀尝。 [译文\\] 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冬秋两祭不敢懈怠。 [注释\\] :冬祭。尝:秋祭。 [原文\\]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译文\\] 磕了头,拜了又拜,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注释\\] 稽颡:叩头。 [原文\\]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译文\\] 给人书信,简明扼要;回答问题,周密详尽。身上脏 了,就想洗个澡;热得厉害,就愿凉一凉。 [注释\\] 骸:指身体。垢:脏。执热:好比说触热,苦热。 《诗·大雅·桑柔》:“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原文\\]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译文\\] 驴子,骡子,大小牲口,惊跳,欢跃,昂头飞奔,超 前赶后。 [注释\\] 犊:小牲口,特:大牲口。骧:马昂首飞驰。 [原文\\]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译文\\] 斩除盗贼,捕获叛乱、亡命之徒。 [注释\\] 贼盗、叛亡:大多是反动统治者眼里的起义农民。 [原文\\] 布射辽丸,嵇琴阮啸。 [译文\\] 吕布射戟,宜僚弄丸。嵇康弹琴,阮籍吹口哨。 [注释\\] 布:指吕布。吕布辕门射戟,为刘备、纪灵和解。见 《三国志·吕布张邈传》。辽:指宜僚。《庄子·徐无鬼》: “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嵇:嵇康,善琴。《晋书· 嵇康传》:“弹琴咏诗,自足于怀。”阮:阮籍,能啸。《晋书 ·阮籍传》:“能啸,善弹琴。” [原文\\] 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译文\\] 蒙恬造笔,蔡伦造纸。马钧造水车,任公子善钓鱼。 [注释\\] 恬:蒙恬。晋·崔豹《古今注》:“蒙恬始以兔毫竹管 为笔。”伦:蔡伦。《后汉书·蔡伦传》:“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纲以为纸。……天下咸称蔡侯纸。”钧:马 钧,三国时人,巧思,尝作指南针,又作翻车(水车)。鱼 豢《魏略》:“马钧居京都,有地可为园,患无水以灌,乃 作翻车。”任:任公子。任公子钓鱼事,见《庄子·外物》。 [原文\\]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 [译文\\] 吕布射戟、宜僚弄丸解决纠纷,蒙恬、蔡伦、马钧等 发明创造便利群众,这些都非常巧妙。 [原文\\]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译文\\] 毛嫱、西施都很美貌,笑得轻巧,皱眉也俏。 [注释\\] 毛:毛嫱。《庄子·齐物论》:“毛嫱、西施,人之所 美也。”施: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见《吴越春秋》。颦: 皱眉。 [原文\\]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 [译文\\] 时间不停步,岁月催人老。太阳的光辉明朗照耀。 [注释\\] 年矢:像箭一样的时光。 [原文\\] 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译文\\] 北斗七星高高转动,朦朦月色四海普照。 [注释\\] 璇玑:北斗七星中的两个星,有时也指斗柄。悬:悬 挂。斡:运转。晦魄:月亮。 [原文\\]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译文\\] 顺应天命是养生的诀窍,永远平安多美多好。 [注释\\] 指薪:《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 其尽也。”大意是,用木柴烧火,木柴化为灰烬,但火种是 不会灭的。比喻人的身体会死亡,而人类的生命是延续无 穷的。祜:福。指薪修祜:是说养生可以长寿。绥:平 安;劭:美好。 [原文\\]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译文\\] 踱着方步,伸长脖子望远方。一举一动不忘朝廷和帝 王。 [注释\\] 引领:延颈远望。廊庙:指朝廷。俯仰廊庙:念念不 忘朝廷的意思。 [原文\\]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译文\\] 冠带朝服穿得庄重严肃,徘徊从容,高瞻远瞩。学问 浅薄见识少,愚蠢胡涂一样受人耻笑。 [注释\\] 孤陋寡闻:学识浅薄,见闻狭窄。语见《礼记·学记》。 诮(qiào):讥笑。 [原文\\]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译文\\] 说到语助词嘛,那就是“者”“焉”“哉”“乎”“也”。 [注释\\] 以上主要是对辞官索居的人进行反动说教,宣扬的是 一种儒道混合而以儒家为主的处世哲学。虽然“索居闲处”, 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可是还要以封建伦理道德、礼乐制 度来约束自己:要“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 瞻眺”,始终保持一种大臣架势,从容不迫,独居深念,时 刻不忘朝廷;要尽最大努力,“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做 皇帝的忠实鹰犬;还要像孟轲那样“敦素”念旧,史鱼那样 “正直”,反对革命,当维护反动统治的顽固派。但是劳动 人民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洪流,不论是从政者的血腥镇 压,还是退隐者的阴谋鬼计,都是阻挡不住的。 《名贤集》 [原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注释\\] 见《冯道诗》:“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但——只 要。莫——不要。 [译文\\] 只要多给反动统治阶级做好事(符合礼的是好事)就行 了,至于个人的前途、穷富、生死,你就不要过问了,那 是命里注定的。 [原文\\]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注释\\] 见《事林广记》:“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天上人间方便第 一。” [原文\\] 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注释\\] 见《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 敬之②。” ①晏平仲——齐国的大夫,名婴。 ②久而敬之——这儿的“之”字是指“善与人交”的人。 [译文\\] 孔丘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相交越久,别人 对他越发恭敬。” [译文\\]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注释\\] 唐朝张族鸟撰《朝野佥载》中有“人贫则志短,马瘦则毛 长”之句。 [原文\\]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注释\\] 见《事林广记》 [译文\\] 即使人心如铁石,也要熔化于如炉的官法之中。 [原文\\] 谏之双美毁之两伤 [注释\\] 谏——规劝的意思。毁——说别人的坏话。 [译文\\] 用好言指出对方的过失,则双方都好;如果诽谤、败 坏别人,双方都受亏损。 [原文\\] 赞叹福生作念祸生 [注释\\] 赞叹——称赞美好的东西。念——常思。作念——心 里产生坏的念头。 [原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注释\\] 见《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 有余殃。” [译文\\] 积善之家一定有很多喜庆之事,而积恶之家一定会遭 到大祸。 [原文\\] 休争闲气日有平西 [注释\\] 日有平西——太阳西下。 [译文\\] 无谓的是非不必去争论,太阳还有落山的时候。这是 宣扬“与世无争”的颓废没落的人生哲学。 [原文\\] 来之不善去之亦易 [译文\\] 来得不正,就很容易失掉它。 [译文\\]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注释\\] 见《五灯会元》 [译文\\] 人心平气和就不说了。人有不平的事,才有意见,就 象水不平才流动一样。 [原文\\] 得荣思辱身安思危 [注释\\] 语出《列子·杨朱篇》 [译文\\] 得到荣誉要想到羞辱,身处安宁要想到危险。这是在 对剥削阶级进行忠告,要他们为了长治久安,对可能来到的 厄运预作防范。 [原文\\] 羊羔虽美众口难调 [注释\\] 羊羔——小羊。这里指用小羊肉做出的鲜美的莱。又 据《酒小史》记载为山西的一种美酒。 [译文\\] 用羊羔做出的菜固然鲜美,但还不能适应众人的口味。 《名贤集》把旧制度加以美化,比作美味的酒菜,把人 们对旧制度的不满和反抗说成是众口难调,这纯粹是为统 治阶级的罪恶辩护,为腐朽的旧制度唱赞歌。 [原文\\] 事要三思免劳后悔 [注释\\] 见《论语·公冶长》: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 曰:“再,斯②可矣。” ①季文子——即季孙行文,鲁成公、鲁哀公时任正卿, “文”是他的谥号。 ②斯——就 这句话的意思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 孔丘听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译文\\] 做一件事以前,要多考虑,免得以后懊悔,也徒劳无 益。 [原文\\] 太子入学庶民同例官至一品万法依条 [注释\\] 太子——皇太子。庶民——普通人民。例——规定。 一品——一品官,最高的官职。条——规条。 [译文\\] 皇太子入学和普通人民一样,都要遵守学规。最高的 官也得受法律约束。 [原文\\] 得之有本失之无本 [批判\\] 《名贤集》鼓吹什么谁能得到孔孟的“克己复礼”之道, 谁就是抓住了根本,就可以得到整个天下。否则,就会丧 失一切。 [原文\\] 凡事从实积福自厚 [注释\\] 从实——采取老实态度。 [译文\\] 遇事采取老实态度,福分就会越积越厚。 反动阶级以此愚弄劳动人民,企图使劳动人民去追求 所谓的“福分”,而做任凭剥削压迫的老实人。 [原文\\]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译文\\] 没有什么功劳,得到了高官厚禄,吃饭睡觉都会感到 不安。 [原文\\] 财高语壮力大欺人 [注释\\] 财高语壮——财势高了说话气粗。 这是剥削阶级骄横本性的自我暴露。 [原文\\] 言多语失食多伤心 [注释\\] 失——出差错。 这是规劝人们遇事少说为佳,要谨慎从事。 [原文\\] 送朋友酒日食三餐 [译文\\] 送给朋友好酒,朋友就会回敬你三顿美餐。 这里反映了剥削阶级礼尚交往的庸俗作风,同时也是 他们利己主义的大暴露。 [原文\\]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注释\\] 这是规劝剥削阶级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因酒失事。 [原文\\] 相争告人万种无益 [译文\\] 与人相争打官司,一点好处也没有。 [原文\\]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注释\\] 《左传昭二十五年》中有:“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 善物也”之句。 [译文\\] 恭维人和给地位低下的人送礼,一定是对别人有所要 求。 [原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释\\] 见《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②他为‘文’?”孔丘说:“他聪敏 灵活,勤勉好学,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 做他的谥号。” ①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音余)。 ②谥——我 国古时候,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 起一个称号,叫“谥号”。 [译文\\] 要勤勉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求教而为耻。 [原文\\] 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注释\\] 居——居住。 交——交朋友。 上句出自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里说明统治阶级居处交友都有明确的阶级标准。 [原文\\]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注释\\] 见《孟子·离娄》 逆——违背。 [译文\\] 顺从“天”的就生存,违背“天”的就灭亡。 [原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注释\\] 这是典型的反动剥削阶级唯利是图腐朽人生观的大暴 露。 [原文\\] 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注释\\] 语出唐《太公家教》,原文为:“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往而不来,非成礼也。” 这里宣扬“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剥削阶级虚伪的处世哲 学。 [原文\\] 老实常在脱空常败 [注释\\] 脱空——没有根据,说话不算数。 [译文\\] 老实人能站得住。说话不算数,则常会败坏事情。 [原文\\]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注释\\] 见《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说:“三个人一起走 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作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 学习,看出他们的缺点(如果我也有)自己就改掉。” [原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释\\] 见《论语·卫灵公》 [译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不久就来到的 忧患。 [原文\\] 寸心不昧万法皆明 [注释\\] 寸心——方寸之心,即是人心。 昧——欺瞒,糊涂。 [译文\\] 只要不昧良心,各项法律都能明白遵守。 统治阶级把人民触犯他们的法律,叫做人心不良,以 此为镇压人民制造借口。 [原文\\] 明中施舍暗里填还 [注释\\] 施舍——指旧社会给予东西而不取代价,多指剥削阶 级的伪善行为。 [原文\\]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肚里跷踦神道先知 [注释\\] 见《事林广记》:“人间私语,天闻如雷;暗室欺心,神 目如电;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跷——违背常理的打算。 [原文\\]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注释\\] 见《事林广记》 [原文\\]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注释\\] 见《五灯会元》:“杀人可恕,无礼难容。” 恕——宽恕。情理——指情况,天理。 容——容忍、宽容。 [译文\\] 杀人是最坏的事,但有时因种种原因还可以宽恕。可 是,不合情理(封建礼教)的事,是不能容忍的。 [原文\\] 人欲可断天理可循 [注释\\] 人欲——指人的嗜好和欲望。这里是指人们违反“三 纲五常”的想法和要求。断——戒除。天理——朱熹说过: “只是人之一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语 类》卷七十八)朱熹认为,明确了天理人欲之辨,战胜了人 欲,恢复了天理,便叫做仁。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 反动谬论。循——遵守、依照。 [译文\\] 人民中违反“三纲五常”的想法和要求必须除掉,符合 “天理”的“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必须遵循。 [原文\\] 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 [注释\\] 浮世——在世上浮动,这里指世态。故人——老人。 稀——少。 [译文\\] 以黄金为贵的世态常在,而白发的老人却少见。 [原文\\] 黄金非为贵安乐值钱多 [注释\\] 元曲《迷青琐倩女离魂》中有:“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 钱”。 [译文\\] 黄金并不可贵,安逸快乐才有价值。 前一句是虚假的,后一句却道出了剥削阶级追求安逸 享乐的人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