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他要的答案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叶阿凉字数:2006更新时间:24/04/17 10:22:02
深夜,整个丞相府在月色的照耀之下静谧得十分诡异。
地牢之内,丞相看着跪在地上的不忘,眸中闪过一瞬得意之色。
他到底还是要回来的,他到底还是丞相府的狗。
身边的管家手中提着一根长鞭,长鞭之上的倒钩在地牢内微弱的烛火映照之下,散发着一股子渗人的寒芒。
李丞相微微叹了口气,“不忘,我明白你这孩子是为了寻找你自己生身父母死亡的真相才离开,可规矩就是规矩,你一言不发擅离职守,若是这期间,罗儿在宫中遇险,你却没能保护好她,又该怎么办?”
地上跪着的青年人赤裸着上身,俊美的脸埋着,一言不发,看不出丝毫情绪来。
李丞相再度张了张嘴,“罢了,念在你也是一片孝心的份儿上,自领十鞭以儆效尤,领了罚,早点入宫去,如今罗儿的处境也不好。”
说着,他又弯下腰,拍了拍地上跪着的青年人的肩膀,似乎煞费苦心似的,“关于你父母的事,本相已经查出了些眉目,本相视你做亲生子,自然也不会放过那些残害你父母的人,你何苦又急于这几日呢?”
说罢,他再度长叹了口气,这才转身走出了地牢之内。
被留在原地的管家抽动着手里的长鞭,目色惋惜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不忘。
“不忘,得罪了。”
可这话音才落下,便见那原本低垂着头的人忽然抬起头颅,一双狭长的凤眸里闪过一瞬间冷然的杀气。
这眼神将提着鞭子的管家也吓了一跳。
仿佛是一只困兽,忽然呲起了獠牙似的。
回过神儿来,管家的神色定了定,目光扫过不忘被铁链困住的手脚,紧接着,鞭子毫不留情的落下。
“你这孩子,能得了丞相的青眼已是幸事,怎可忘恩负义?”
一鞭子下去,不忘的背上很快起了一道血红色的血印,地上跪着的青年人为吭一声,唯见额头上隐隐暴起的青筋,却看得管家越发来了力气,再度一鞭子抽在不忘的身上。
“丞相一向将你当亲生子对待,你可千万别辜负了丞相一番好意,南平王府,罪臣之后,你这样的出身,丞相肯用你,已是大恩大德!”
这话音落下,再度一鞭子,锁链似乎微微动了动。
“你也不过是丞相亲自养大的狗罢了,怎可用那样凶狠的眼神瞪着你主人?”
又一鞭子,隐隐带着几分破空之声,可这一鞭子尚未落下,却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捉住。
大手上已然鲜血淋漓,管家用力的拽着鞭子的另一头,看向眼前人的眼中隐隐带着几分惊惧,嘴上却仍旧不留情面,“南不忘!你,你胆敢反抗,我就告诉丞相……”
锁链断裂的声音传来,不忘高大的影子笼罩在管家惊惧的脸上。
滴答——有粘稠的液体顺着不忘的肩膀落在管家的脸上,管家抬手一摸,是鲜红的血。
对面那双凤眼之中杀气肆意。
“你没机会告诉丞相了。”
……
夜里,凤栖宫内。
这些日子皇帝很少到皇后的宫里来,近来有大臣才送了个女子入宫,那女子倾国倾城,被皇帝一眼相中,封为端妃,这些日子,皇帝几乎夜夜都宿在端妃宫里。
如今整个凤栖宫内冷冷清清,李绮罗躺在宽大的软塌之上辗转反侧。
忽的,一阵冷风吹入殿内,地上的火盆被吹得火星四溅。
紧接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钻进了李绮罗的鼻腔,李绮罗顿时汗毛直立。
“谁,谁在那儿?”
一道黑影笼罩下来,李绮罗顿时蜷缩在墙角内。
可对面的人被一席黑衣笼罩着,一双凤眼在黑暗之中散发着淡淡的寒芒。
“是我。”
认出这道声音,李绮罗这才微微松了口气,旋即便是柳眉一竖,“南不忘,你还有脸来见本宫!你可知道你失踪多少时日了?”
站在榻边的黑影一动不动,一双眸子异常专注的看着榻上缩着的李绮罗。
“我的错。”
低沉的声音传来,李绮罗的脸色显得有些不耐烦,“可去我父亲那儿领过罚了?”
不忘低垂下眼帘,没有说话。
他总是沉默寡言的,李绮罗倒也习惯,这会子功夫她也没心思再斥责不忘,只道:“罢了,去守着吧。”
那道黑影却仍旧立在榻边,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小山。
“绮罗……知不知道当初关于南平王府的真相?”
这话音落下,李绮罗的脸上陡然升起一抹警惕来,她瞪大了双眼看向南不忘,“什么真相?当时我还小,我能知道什么真相?”
终于得到了答案,南不忘似乎微微松了口气,他点头道:“我知道了。”
说罢,便转身离去。
徒留李绮罗坐在空空荡荡的大殿之内,便见她神态扭曲了一瞬,“他刚叫我什么?本宫如今可是皇后,区区一条狗罢了,竟敢对我不敬……”
紧接着,她忽而神色怔愣,“父亲,我得告诉父亲,他绝对知道什么了……”
与此同时,落入房梁之上的南不忘,从漆黑的斗篷里掏出一份卷宗,目光落到李绮罗略有几分扭曲的脸上,神色微凉,却仍旧带着几分眷恋。
……
思宁宫。
太后被禁足宫中已有月余,可人倒是越发平静了几分。
成日除了养花种草,便是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念书,日子似乎是平静了下来。
这日,太后正提笔画上一幅山水画,忽见皇帝的身影匆匆而至,看见皇帝脸上难掩的怒色,太后提着手中画笔的手抖了三抖,瞬时一点墨迹落在眼前半成的山水画之上。
墨迹才落在画布上便晕染开来,彻底破坏了整幅画作的协调感。
太后的脸色微微白了一瞬,紧接着,便是,目色微沉,隐隐浮现出一抹怒气来。
“都已是皇帝了,为何还如此冒冒失失的?”
皇帝方才脚步匆匆,可在见到太后的那一瞬间,却脚步舒缓下来,只一双眸子,目色沉沉的扫过太后面前的那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