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三节。玄、佛之学,其道必至于终穷。何者

类别:其他 作者:吕思勉字数:783更新时间:23/03/24 12:14:24
隋及唐初,所冀望于儒家者,为化民善俗,以革任法之治。观隋文帝劝学行礼之诏,唐太宗诏天下行乡饮酒礼,可以知之。其说已见第一节。然此时之所谓儒者,则仍是章句之士耳。即朝廷之所提唱者,亦不外此。《旧书·本纪》:贞观七年十一月,“颁新定五经”。《颜师古传》曰: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缪,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此所以是正经文也。《孔颖达传》曰: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新传》曰: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太宗下诏付国子监施行。大学博士马嘉运驳之。诏更令详定。功竟未就。《新传》云:永徽二年(651),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旧纪》事在四年三月,云“每年明经,令依此考试”焉。此所以是正注疏也。其后玄宗自注《孝经》,令元行冲为之作疏,见新旧《书·行冲传》。于开元十年六月,颁于天下。《旧纪》。文宗时,郑覃请于太学勒九经,从之。见新旧《书·覃传》。开成二年十月告成。《旧纪》。亦皆所以继前业也。孔颖达《五经正义》,后儒议之者甚多。《开成石经》,则《旧纪》明著之曰:“立后数十年,名儒皆不窥之,以为芜累甚矣。”《旧书》多载时人议论,此盖当时舆论也。然官本之差讹,究胜于私家之紊乱,观上节所引王国维论监本之语可见。监本皆依《开成石经》,则石经之刻,亦不能谓其无功。至《五经正义》,则原不过官颁之书,用以试士,未尝责学者以必从。纂辑或有未善,官颁之书类然,亦不能期之过高也。此等皆所谓章句之学。此学至此时,其势已衰,朝廷虽事提唱,亦无效可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