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类别:其他 作者:(清)梁启超字数:946更新时间:23/03/24 11:58:32
  [1]孤孽苦: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谭继洵素宠妾,嗣同以嫡出,因不得父欢。”[2]“操心危”三句:见《孟子尽心》:“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3]弱冠:男子二十岁。刘锦棠:晚清有名将领。[4]巡抚君:尊称谭嗣同的父亲。[5]甲午战事:1894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发生的中日战争。[6]南海先生:康有为。[7]记纂之役:编辑工作。[8]私淑弟子:指未能直接受教,因仰慕其人而尊奉其为师的学生。[9]和议初定:指1895年清廷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议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长约》。[10]需次:按先后班次等待替补。[11]丁酉:指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2]桑梓:家乡的代称。语见《诗经小雅》。[13]擘(bó)画:筹划、安排。[14]国是:即国事。定国是之诏:即决定国家大计的诏书。指1898年6月11日(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5]觐:见皇帝。奏对称旨:奏章、答话合乎皇帝的心愿。[16]超擢:超级提拔。军机: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事的最高官署。章京:清代军职多称章京,是满语的译音。[17]西后:慈禧太后(1835—1908)。[18]懋(mào)勤殿:清代皇帝读书的地方。内侍:太监。历朝圣训:以往几代皇帝的遗训。[19]衣带诏:密诏。[20]天津阅兵之阴谋:慈禧和她的亲信。直隶总督荣禄密谋,定于十月底(农历九月初),在她与光绪帝同往天津阅兵时,乘机以武力胁迫光绪退位。[21]首仆:告发我。[22]董、聂:董福祥与聂士成的军队。[23]清君侧:肃清君主身边的坏人。[24]尉帅:袁世凯,字尉亭,又统帅军队,故称。[25]“胡景桂”句:光绪二十二年(1896)御使胡景桂上奏章弹劾袁世凯克扣军饷。[26]操、莽:曹操、王莽。不易易:不容易。[27]漏三下:打三更。[28]垂帘之谕:慈禧太后宣布重新执政的旨谕。[29]伊藤氏: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30]程婴、杵臼: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事见元杂剧《赵氏孤儿》。月照:日本德川幕府末期的一个和尚,与西乡隆盛是好友。他们为推翻幕府,到处宣传,后被迫自杀。西乡遇救,终于实现了志愿。[31]张俭:东汉张俭因弹劾权贵侯览,被侯下令追捕。张俭在逃亡途中望门投宿,为人们所国情接纳。这里以比康有为等出亡的人。[32]杜根:东汉杜根曾上书邓太后,要求将政权交给已经长大的皇帝。邓太后令人逮捕、处死他。他诈死三日,逃入山中,邓太后被诛后才回到家乡。[33]两昆仑:指康有为和侠客王五。比喻两人形象高大如昆仑山。一说指康有为和谭嗣同。去者指康有为,留者指谭嗣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