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

类别:其他 作者:宋徽宗赵佶字数:626更新时间:23/03/24 11:56:0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士志於道者也,上士闻道,真积力久,至诚不息。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士则有疑心焉。疑心生则用志分,其於道也,一出焉,一入焉。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下士则信不足,以守智不足与明也,故笑。夫道无形色声味之可得,则其去耳目鼻口之所嗜也远矣。庄子曰大声不入於俚耳,高言不止於衆\\\人之心。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若日月之光,照临下土者,明也。丰智原而不示,袭其光而不耀,故若昧。 夷道若纇,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进道若退。 颜渊以退为进,庄子以谓坐忘。 上德若谷,虚而能应,应而不竭,虚而能受,受而不藏,经曰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大白若辱,涤除玄览,不睹一疵,大白也。处衆\\\人之所恶,故若辱。 广德若不足,德无不容,而不自以为有余,故若不足。秋水时至,河伯自喜,所以见笑於大方之家。 建德若偷,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 质真若渝。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缁。 大方无隅,大方者,无方之方也。方而不割,故无隅。 大器晚成,大器者,不器之器也。不益生,不助长,故晚成。 大音希声,动於无方,而感之斯应,故希声。 大象无形。 托於窈冥,而视之不得见,故无形。 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自明道至於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谓隐矣。欲明之而不可得也,圣人得也道,故予而不费,应而不匮,曲成万物,未尝擅而有之,亦且而已。道之体,隐乎无名而用,乃善贷且成,故勤而行之,则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其余事犹足为帝王之功,传曰:学始乎为士,终乎为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