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方 明目补肾方

类别:其他 作者:傅山著 何高民字数:5903更新时间:23/03/24 10:44:35
小红枣(十二枚,冷水洗净去核) 甘枸杞(三钱) 马料豆(四钱)水二碗,煎一碗,早晨空心连汤共食之。 杂方 饮砒毒 用生甘草三两,(水煎汤),加羊血半碗,和匀饮之,立吐而愈。若饮之不吐,速用∶大黄(二两) 甘草(五钱) 白矾(一两) 当归(三两)水煎汤数碗饮之,立时大吐即生。 杂方 破伤风 破伤风,方用∶蝉退(蜕)去净头足,为末五钱,用好酒一碗,煎滚,入末调匀,服之立效。 杂方 喉闭 治喉闭方∶用梧桐子一、二十粒,研细,少加醋,服下痰去自愈。 杂方 疯狗咬伤 方用∶ 手指甲焙黄为末,黄酒冲服,发汗即愈。忌房事百日。 杂方 时行瘟病 急治时行瘟病,方用∶藿香(二钱) 紫苏(钱半) 苍术(钱半) 赤茯苓(三钱) 白芷(一钱) 陈皮(钱半) 姜川朴(一钱)姜半夏(钱半) 碎乌梅(四个) 槟榔(一钱) 桔梗(一钱) 引加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水三杯,煎一杯,温服。 杂方 人马平安散 明雄黄(一钱) 朱砂(一钱) 冰片(一分三厘) 麝香(一分五厘)共为细末,瓷瓶收贮。 治男女大小心口臌闷,水泻痢疾,心腹痛疼等症。用骨簪,男点左眼,女点右眼,点之即愈。兼治牛马猪羊等畜。 杂方 五子衍宗丸 男服此药,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和平∶旧称古今第一种子方。有能世世服此药,子孙蕃衍。 枸杞子(八两) 菟丝子(八两) 车前子(二两) 五味子(二两) 覆盆子(四两)上药俱选地道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空心服九十丸,上床时服五十丸,白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 杂方 百子附归丸 女服此药,调经养血,安胎顺气。不问胎前产后,经事参差,有余不足诸症,悉皆治之,殊益胎嗣。此本太仆吏鲍璧,台州人,其妻三十年不育,忽经事不至者十月,腹臌大无病,皆谓妊娠,一日忽产恶物盈桷,视之皆败痰积血。后服此方,不期年生一子。张云∶彼尝以此二方(即上方及此方)与人,服无不应者。 阿胶(二两) 蕲艾(二两) 当归(二两) 川芎(二两) 白芍(二两) 熟地(二两) 香附(二两)杵成米粒样,水、醋各浸一宿,晒,焙干为十二两,研为细末。用大陈石榴一枚,连皮捣碎,东流水(即河水)三升熬,去滓,面糊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陈醋点汤下。 杂方 手汗 〔人有手汗出者〕,洗法用∶黄 (一两) 葛根(一两) 荆芥(三钱) 防风(三钱)水煎汤一盆,热熏而温洗,三次即无汗,〔神方也〕。 杂方 疟疾 疟疾方用遇仙丹∶生大黄(六两) 槟榔(三两) 三棱(三两) 莪术(三两) 黑丑(三两) 白丑(三两) 木香(二两) 甘草(一两)共为细末,水丸,樱桃大。 如遇发日,清晨温水化下三、四丸,药行后以温米饭补之。忌腥冷、荞面等物。孕妇勿服。 女科杂方 白带 产前无带也,有则难产之兆。即幸而顺生,产后必有血晕之事,方用∶黑豆三合,水三碗,煎汤二碗,入白果十个,红枣十个,再煎一碗,入∶熟地(一两) 山萸(四钱) 山药(四钱) 丹皮(二钱) 茯苓(三钱) 泽泻(二钱) 薏仁(四钱)再加水二碗煎服。 一剂止,二剂永不白矣。亦通治妇人白带无不神效。 女科杂方 血崩 归身(一钱) 生地钱(二分) 蒲黄(三分) 地榆(三分) 丹皮(五分) 木通(五分) 焦白术(一钱)桔红(七分) 香附(五分) 三七根(五分) 生姜(三片) 黄酒(一樽) 水(一樽)煎九分,空心服。 女科杂方 子悬 此乃胎热,子身不安,欲立起于胞中,故若悬起之象。若作气盛治之,立死矣。方用∶人参(二钱) 白术(五钱) 茯苓(二钱) 黄芩(三钱) 白芍(五钱) 当归(二钱) 熟地(一两)生地(二钱) 杜仲(一钱)水煎服。 此皆利腰脐之圣药,少加黄芩,则胎寒而自定矣。 女科杂方 胎漏胎动 此两症俱气血不足之故,方用∶人参(二钱) 白术(五钱) 茯苓(一钱) 甘草(一钱) 熟地(五钱) 山萸(二钱) 山药(二钱)当归(一钱) 杜仲(一钱) 枸杞子(一钱) 麦冬(二钱) 五味子(五分)水煎服。 此方不寒不热,安胎之圣药也。胎动为热,不动为寒。 女科杂方 产门疮 方用∶炒黄柏(三钱) 蚯蚓粪(三钱) 白薇(三钱) 乳香(三钱) 铅粉(三钱) 潮脑(三钱) 轻粉(五分)冰片(五分) 儿茶(二钱) 麝香(三分)共为细末调匀擦疮此方通治诸疮亦可,治产门疮最效。 女科杂方 产门痛痒 产门非痛即痒,下方可以兼治∶当归(一两) 白芍(五钱) 柴胡(一钱) 茯苓(五钱) 栀子(三钱) 楝树根(五分)水煎服。 女科杂方 横生倒养 气血之亏也,气血既亏,子亦无力,不能转身而出,遂先出手足,必以针刺之,痛而缩入,急用∶人参(一两) 当归(三两) 川芎(二两) 红花(三钱)煎汤灌之。 女科杂方 产后治法 产后以补气血为主,方用∶人参(三钱) 当归(一两) 川芎(五钱) 黑荆芥(一钱) 益母草(一钱)水煎服。 有风,加柴胡五分∶有寒,加肉桂五分;血不净,加山楂十粒;血晕,加炮姜五分;衄血,加麦冬二钱;夜热,加地骨皮五分;有食,加谷芽、山楂;有痰,少加白芥子。余不必胡加。 女科杂方 产妇气喘腹痛 此症少阴受其寒邪,而在内之真阳,必逼越于上焦,上假热而下真寒也,方用平喘祛寒汤∶人参(三钱) 麦冬(三钱) 白术(五钱) 肉桂(二钱) 吴茱萸(一钱)水煎服。 一剂喘定,二剂痛止,必微凉顿服。 女科杂方 产后大喘大汗 此乃邪入于阳明,寒变为热,故大喘大汗。平人得此病,当用白虎汤,而产妇气血大虚,何可乎?方用补虚降火汤∶麦冬(一两) 人参(五钱) 元参(五钱) 桑叶(十四片) 苏子(五分)水煎服。 此方以麦冬、人参补气,元参降火,桑叶止汗,苏子定喘,助正而不攻邪,邪退而不损正,实有奇功也。 女科杂方 产妇呕吐下痢 此肾水泛溢,因肾水之衰也。急用补阳之药入于补阴之中,引火归源,水自下行矣。方用∶熟地(一两) 山萸(五钱) 人参(五钱)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车前子(一钱) 附子(一钱) 肉桂(三分)水煎服。 女科杂方 产后亡阳发狂 大抵亡阳之症,用药汗止,便有生机,宜先止汗,而后定狂,方用收汗汤∶人参(三两) 桑叶(三十片) 麦冬(二两) 元参(一两) 青蒿(五钱)水煎服。 一剂汗止,二剂狂定。后改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川芎调理。此方 可救亡阳之急症,一时权宜之计,二剂后,必须改用他方。 女科杂方 乳痛 治乳痛,方用∶生半夏一个研末,葱白一寸,捣为泥,用绢包之,左乳痛,塞入右鼻孔内;右乳痛,塞入左鼻孔内。(《方论》中有,《男科》中无)。 女科杂方 附益丸 妇人常服却病方∶香附一斤(童便浸透),水洗净,露一宿,晒干,再如此三次,用益母草十二两烘干,共为细末。再用香附四两,艾叶一两煮汁,加醋大半,糊丸梧子大,每日服百丸,空心下。 此方能治妇人百病,生育之功如神。胎前产后俱服,神妙无比,而功效倍常,仙方也。 小儿科 小儿色 以鼻之上,眼之间辨之。色红者,心热也;红筋横、直现于山根者,皆心热也。色紫者,心热之甚,而肺亦热也。色青者,肝有风也;青筋横现、直现者,皆肝热也;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也。色黑者,风甚而肺中有寒。 色白者,肺中有痰。色黄者,脾胃虚而作泻。现其色,而病可知矣。 小儿科 小儿脉 大人看脉于寸、关、尺,小儿不然,但看其数不数而已。数甚则热,不甚则寒也。数之中浮者,风也。沉者,寒也。缓者,湿也。涩者,邪也。滑者,痰也。有止歇者,痛也。如此而已,余不必谈。 小儿科 三关 小儿虎口风、气、命三关,紫属热,红属寒,青属惊风,白属疳。风关为轻,气关为重,若至命门,则难治矣。 小儿科 小儿气色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现者,乃肝热也。方用∶柴胡(三分) 白芍(一钱) 当归(五分) 半夏(三分) 白术(五分) 茯苓(一钱) 山楂(三粒) 甘草(一分)水煎服。 有青筋横现者,亦肝热也。但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亦用前方,加柴胡五分,麦芽一钱,干姜一分,水煎服。 有红筋直现者,心热也,亦用前方,加黄连一分,麦芽五分,去半夏加桑白皮、天花粉各二分,水煎服。 有红筋斜现者,心热也,亦用前方,加黄连二分。热积于胸中者,不可用半夏,用桑白皮、花粉可也。 又有黄筋现于山根者,不论横直,总是脾胃之症,或吐泻,或腹痛,或不思食,方用∶白术(五分) 茯苓(五分) 陈皮(三分) 人参(二分) 神曲(一分) 甘草(一分) 麦芽(二分) 淡竹叶(七片)水煎服。 有痰者,加半夏一分、白芥子三分。如口渴有热者,加麦冬三分、黄芩一分。有寒者,加干姜一分。吐者,加白豆蔻一粒。泻者,加猪苓五分。腹痛而按之大叫者,食也,加大黄三分、枳实一分。按之不号叫者,寒也,加干姜三分。如身发热者,不可用此方。 小儿科 发热 不拘早晚发热,俱用万全汤,神效∶柴胡(三分) 白芍(一钱) 当归(五分) 白术(三分) 茯苓(二分) 甘草(一分) 山楂(三粒)黄芩(三分) 苏叶(一分) 麦冬(一钱) 神曲(三分)水煎服。 冬加麻黄一分,夏加石膏三分,春加青蒿三分,秋加桔梗三分。有食加枳壳三分,有痰加白芥子三分,吐者加白豆蔻一粒,泻者加猪苓一钱。小儿诸症,不过如此,不可作惊风治之。如其有惊风,加人参五分,其效如神。 又方∶ 凡潮热。积热、疟热、乃脾积寒热,俱当用姜梨引。 柴胡 人参 黄芩 前胡 秦艽 甘草 各一分 青蒿(童便浸,晒干,一分) 生地(一寸) 薄荷(二叶)生梨、或生藕一片水煎热,甚效。 小儿科 感冒风寒 柴胡(五分) 白术(一钱) 茯苓(三分) 陈皮(二分) 当归(八分) 白芍(一钱) 半夏(三分)炙草(三分) 水煎热服。 小儿科 痢疾 方用∶当归(一钱) 黄连(二分) 白芍(一钱) 枳壳(五分) 槟榔(五分) 甘草(三分)水煎热服。 红痢倍黄连,白痢加泽泻三分,腹痛倍甘草、白芍,小便赤加木通三分,下如豆汁加白术一钱,伤食加山楂、麦芽各三分,气虚加人参三分。 小儿科 疟疾 方用∶柴胡(六分)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钱半) 半夏(五分) 青皮(五分) 浓朴(五分)水煎露一宿,再温与服。 热多者,加人参、黄 各五分;寒多者,加干姜三分;痰多者,加白芥子一钱;夜发烧者,加何首乌、熟地各二钱;日发热者,不用加;腹痛者,加槟榔三分。 小儿科 咳嗽 方用∶苏叶(五分)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水煎热服,有痰加白芥子八分。 小儿科 惊风 世人动曰惊风,谁知小儿惊则有之,而风则无。小儿纯阳之体,不当有风,而状若有风者,盖小儿阳旺则内热,内热则生风,是非外来之风,乃内出之风也。内风作外风治,是速之死也。方用清火散风汤∶白术(三分) 茯苓(二钱) 陈皮(一分) 栀子(三分) 甘草(一分) 白芍(一钱) 半夏(一分) 柴胡(五分)水煎服。 此方健脾、平肝之圣药,肝平则火散,健脾则风止,断不可以风药表散之也。 又方∶ 惊风皆由于气虚,宜用压风汤∶人参(五分) 白术(五分) 甘草(三分) 茯神(一钱) 半夏(三分) 陈皮(一分) 神曲(五分) 砂仁(一粒) 丹砂(三分)水煎服。治慢惊风加黄 。 又方∶ 治惊风抽掣经验方。 全蝎(一个) 黄连(一钱) 朱砂(一钱) 生姜(少许)共研细末,调匀,喂小儿口内,任其自咽,其效如神。 小儿科 急惊风 急惊风∶三、六、九日一切风俱治方∶胆南星、雄黄、朱砂、人参、茯苓、天竺黄、钩藤、牛黄、麝香、郁金、柴胡、青皮、甘草。 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真金一张为衣,阴干,句泄气,薄荷汤磨服。 小儿科 疳症 此症脾热而因乎心热也,遂至(同致)口中流涎。若不平其心火,则脾更旺,湿热上蒸,而口涎不能止也。方用∶芦荟(一钱) 黄连(三分) 薄荷(三分) 茯苓(二钱) 桑白皮(一钱) 半夏(五分) 甘草(一分)水煎服。 此心脾两清之圣药也。引热下行,而疳自去矣。 又方∶ 女人尿桶中白(火 研末,一钱),铜绿(二分),麝香(一分),共研为细末,搽齿龈上,最奇效。 小儿科 疳症流水口烂 小儿口疳,流水口烂方∶黄柏(二钱) 人参(一钱),共为细末,敷口内,一日三次,三次即愈。 此方用黄柏去火,人参健脾,大人用之,亦最效。 小儿科 疳症泻痢眼障神效方 石决明(醋 ,一两) 芦荟(五钱) 甘草(三钱) 川芎(五钱) 白蒺藜(五钱) 菊花(四钱)胡黄连(五钱) 五灵脂(五钱) 细辛(五钱) 谷精草(五钱)共研细末,猪苓去筋,捣烂为丸,如米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米汤送下。 小儿科 吐 此症虽胃之弱,亦脾气之虚。小儿恣意饱食,不能消化,久之上冲于胃口而吐也。方用止吐速效方∶人参(一钱) 砂仁(一粒) 白术(五分) 茯苓(二钱) 陈皮(二分) 半夏(一分) 干姜(一分)麦芽(五分) 山楂(三粒)水煎服。夏加黄连、冬加干姜各三分,无不愈。此六君子变方。 小儿科 泄泻 热泄方∶小儿身如火热,口渴舌燥,喜冷冻饮料而不喜热汤,方用泻火止泄汤∶车前子(二钱) 茯苓(一钱) 白芍(一钱) 黄连(三分) 泽泻(五分) 猪苓(三分) 麦芽(一钱) 枳壳(二分)水煎服。 寒泻方∶此症必腹而喜手按摩,口不渴而舌滑,喜热饮而不喜冷,方用散寒止泻方∶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二钱) 肉桂(二分) 甘草(一分) 干姜(二分) 砂仁(一粒) 神曲(五分)水煎服。 小儿科 小儿吐乳方 白豆蔻(七粒) 砂仁(七粒) 生、炙甘草(各二钱) 共研细末,频擦口中,任其咽下,奇效。 小儿科 不食乳 不食乳,心热也,葱煎乳汁,令小儿服之亦妙,不若用黄连三分,煎汤一分,灌小儿数匙,即食乳矣,神效。 小儿科 脐汁不干 治脐汁不干方∶用车前子炒焦,研为细末,敷之即干。 小儿科 肚脐突出 小儿肚脐突出半寸许,此气旺不收也。若不急按之,往往变为弓角反张。方用∶茯苓(一钱) 车前子(一钱) 甘草(三分) 陈皮(三分) 通草(三分,无通草用灯心一摄)煎汤饮之,一剂即愈。 小儿科 便虫 小儿便虫方∶ 榧子(五个,去壳) 甘草(三分) 为末,米饭为丸,服二次,则虫化为水矣。 又虫积方∶使君子(十个,去壳炒) 槟榔 甘草(各一钱) 榧子(十个,去壳)共为末,米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二日虫出,五日即愈。 小儿科 治寸白虫方 百部根(五钱) 槟榔(五钱)水煎服,一剂虫全下。 又方∶ 飞罗白面制半夏,生白矾各三钱,共为细末,水滴成丸,分三日服,开水服,虫化为水。大人照方十倍合眼。 小儿科 火丹 治火丹神方∶丝瓜子(一两) 柴胡(一钱) 元参(一两) 升麻(一钱) 当归(五钱)水煎服。 又方∶ 升麻(三钱) 元参(一两) 干葛(三两) 青蒿(三钱) 黄 (三钱)水煎服。 此症乃胃火与肝经之火,共腾而外越,不为丹毒,即发疹也。方中用青蒿甚炒,肝、脾两经之火俱平;又佐以群药重剂,而火安有不灭者乎? 小儿科 胎毒 小儿洗胎毒方∶荆芥(五钱) 蒲公英(五钱) 甘草(五钱) 槐条(二十寸) 葱须(一撮)花椒(三钱) 艾叶(一钱) 水一砂锅,煎洗。 胎毒肥疮方:花椒(三钱) 白芷(三钱) 黄柏(三钱) 铅粉(三钱) 枯矾(三钱)共为细末,麻油调敷,甚效。 小儿科 口疮 小儿红白口疮外治方∶ 蕊仁(五分,去油) 朱砂(五分) 冰片(一分) 共为末,熟枣三枚(去核),和一处,摊乌青布上,贴脚心对时。去药时若干者,用无根水排药。此方效,愈儿多矣。 又方∶ 乌 子(一钱) 冰片(少许)共研细末,吹之,速效。(按∶乌 子即五倍子) 又方∶ 人中白( )研细末,吹之,神效。 小儿科 夜啼 小儿夜啼不止,状如鬼祟方∶蝉蜕(后半,四个为末) 朱砂(二分,水区) 薄荷(四分)水煎,酒数滴调服,立止。 又方∶ 乌 子(五倍子)焙研,唾津和饼,填脐内,立止,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