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类别:其他 作者:刘尚慈译注字数:1773更新时间:23/03/24 10:06:58
鲁宣公十五年,春季,公孙归父在宋国会见楚庄王。 夏季,五月,宋国人和楚国人讲和。鲁国之外的国家讲和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赞扬宋楚的讲和是靠他们自己。为什么要赞扬宋楚的讲和是靠他们自己呢?楚庄王围攻宋国都城,久攻不下,军中只剩下七天的粮食了,如果吃完这些粮草还攻不下宋都,就准备撤军回国。于是,楚庄王就派司马子反登上楚军为攻城而堆成的土山,偷看宋国国都的情况。碰巧宋国大夫华元这时也登上宋军为守城而堆的土山,伸出头就看见了司马子反。司马子反问华元说:“您的国家怎么样了?”华元回答说:“已经疲惫了。”司马子反又问:“具体情况怎样?”华元说:“城中已断粮,人们互相交换自己的子女杀了吃;城内已无柴,人们破开尸骨当柴烧火做饭。”司马子反叹息说:“唉!确实是相当疲惫了。即使这样,我听说古代被围的国家,都是把木头放在马的口中,再给马喂粮草,让马想吃也吃不上,牵出来给敌国使者看的都是膘肥体壮的马,表示自己的粮草充足,但是您为什么这样大胆地透露宋国的真情实况呢?”华元说:“我听说:君子看到别人的危难就怜悯他;小人看见别人的危难就幸灾乐祸,我看您是君子,因此把宋国的真情实况告诉您。”司马子反说:“好,努力坚守吧!我国军队也只有七天的粮草了,如果吃完这些粮草还攻不下城,就准备撤军回国。”说完,他向华元行一个礼就离开了土山。回去向楚庄王汇报情况。楚庄王问:“宋国情况怎么样?”司马子反说:“已经疲惫不堪了。”庄王又问:“具体情况呢?”司马子反说:“宋国都城内人们互相交换子女杀了吃,劈开死人骨头当柴烧。”楚庄王说:“唉,真是很疲惫了。即使这祥,我现在还是要攻下宋国都城,然后再班师回国。”司马子反说:“不行,我已经把我军的实情告诉华元,我军也只有七天的粮草了。”楚庄王听后大怒,说:“我派你去侦察他们的情况,为什么你要把我军的情况告诉华元?”司马子反说:“以一个小小的宋国来说,还有不欺骗别人的臣子,难道像我们楚国这徉大的国家就可以没有吗?所以我把情况也告诉了华元。”楚庄王只好说:“好吧,我军就在这里扎下营寨,住下来,即使宋国已经知道我军粮草短缺,我还是要攻宋国都城后再回国。”司马子反说:“既然这样,君王就请留在这里吧,我请求回去。”庄王说:“您离开我回国,我和谁留在这里?我也和您一起回国算了。”于是楚庄王率领军队离开了宋国国都。所以君子要赞扬宋楚两国讲和是依靠他们自己。司马子反和华元他们都是大夫,“宋人及楚人平”这里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斥两国国君。为什么要贬斥两国国君呢?因为宋楚两国的和解是国君手下的臣子实现的。 六月,癸卯这天,晋国军队灭亡了赤狄的潞国。俘获潞国国君婴儿回来。潞国国君为什么称子?潞国国君实行仁义,他自身的行为就足以使潞国灭亡。即使这样,君子也不能不记载下来。潞国在行为上已经脱离了夷狄的习俗,但在礼仪上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晋国军队攻打它时,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不去救援,狄人对它又不友爱,所以它灭亡了。 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王札子杀了召伯和毛伯。王札子是什么人?是周天子庶兄的称呼。 秋季,鲁国发生蝗灾。 仲孙蔑在牟娄这个地方会见齐国大夫高固。 鲁国实行“初税亩”。“初”是什么意思?就是开始。“税亩”是什么意思?丈量鲁国百姓拥有土地的亩数,让他们按亩交税。鲁国开始推行“税亩”制,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宣公丈量百姓的土地,让百姓按亩交税。为什么要谴责鲁宣公丈量百姓的土地,让百姓按亩交税呢?因为鲁国从古代起都是实行上交收成的十分之一的井田制。为什么从古代起都是实行上交收成十分之一的井田制呢?因为上交收成十分之一是天下最合适的税法。多于十分之一,就是夏桀横征暴敛的做法;少于十分之一,就是蛮貉不开化的做法。十分之一的税率,是天下最合适的税率,实行十一税,百姓的歌烦声就会兴起。 冬季,鲁国出现大量的蝗虫幼虫。以前没有记载过出现蝗虫幼虫的事,这里为什么说出现了大量的蝗虫幼虫呢?出现蝗虫幼虫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对出现大量蝗虫幼虫感到庆幸。为什么感到庆幸呢?就好像说接受这种现象。为什么说接受这种现象呢?因为鲁宣公改变了从古代起就实行的制度,上天回报鲁宣公这种做法必然出现天灾,大概鲁宣公应该从这次天灾中醒悟过来,改变推行税亩制的做法。 鲁国发生大饥荒。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