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下气

类别:其他 作者:薛铠字数:1098更新时间:23/03/02 14:36:17
刘河间云:肠胃郁结,谷气内发,而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故喜噫下气也。若癫痫劳瘵,气下泄而不止者,必死。乃真气竭绝,腠理闭塞,谷气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故从肠胃中泄出。娄全善云:下气属心虚。经云:夏脉者心也。心脉不及,下气为泄者是也。经又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平人也。若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房劳过度,致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不能输化,故下气也。又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者,乃五谷之精,上荣心肺,以降肾肝,故曰其人寿。阳精者,乃胃中之清气,陷入肾肝,不能升浮上输心肺,故曰其人夭。若饮食过多,肠胃郁结,用平胃散。癫痫劳瘵,用补中益气汤。心气虚弱,用补心丸。心气虚寒,用补心汤。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肝木乘脾,用六君子汤、加木香。脾气郁结,用加味归脾汤。脾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命门火衰,用八味丸。肾气不足,用六味地黄丸。 大凡噫气下气者,其脉不及本位。《内经》云:短则气病,以其无胃气也。诸病见此脉难治,但纯补胃气为善。 治验(兼仍参虚羸治验) 一小儿脾气素弱,饮食少思,常患虚弱,毕姻后噫气,右关脉弱,不及本部,左关脉弦数而长,此脾气虚肝木胜之也,用六君、柴胡、炒黑山栀,治之寻愈。后因劳复作,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二剂而痊。后又劳,复头晕,仍用前汤,更加蔓荆子而愈。 一女子十四岁,性悉多怒噫气,常服木香槟榔丸,胸中爽快,次年出嫁孀居,前症复发,服清气化痰丸,发热痰甚,服芩、连等药,经行如崩,发热作渴,四肢抽搐,唇口自动,此因肝盛脾虚,不能统血归经,虚火动而类风也,用加味逍遥散,内归、术各用五钱,加钩藤钩二钱治之,诸症顿愈。又用加味归脾汤,久服而愈。 一女子早丧母,噫气下气,出嫁后患吞酸胸痞,用六君子送越鞠丸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安。后因怒兼胁痛腹胀,小便淋涩,用加味逍遥散加车前子、龙胆草而愈。 一小儿十一岁,禀胃气充实,饮食过多,胸满噫气,用枳壳散渐愈,又用六君子汤痊愈。至十七岁,饮食停滞,腹胀兼痛,自用枳壳散,肢体倦怠,噫气下气,余用六君、干姜、肉桂而愈。 一女子年十六患此,先用参、术之药,不应,用六君子汤送四味茱连丸而愈,后又因怒气劳役,前症益甚,更兼发热,用柴胡栀子散二剂,随以补中益气汤而痊。 【平胃散】(方见虚寒) 【补心汤】(方见喑) 【补心丸】(即茯神散为丸,方见惊悸) 【补中益气汤】(方见虚羸) 【人参理中汤】(方见惊泻) 【越鞠丸】 【六君子汤】 【加味归脾汤】 【加味逍遥散】(四方见内钓) 【本事枳壳散】(方见前症) 【柴胡栀子散】(方见发热) 【四味茱连丸】(方见噫气) 【八味地黄丸】(方见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