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其他 作者:孙了红字数:4272更新时间:23/03/02 14:34:40
  一种新的恐怖只管从那双三角怪眼之中一阵阵向他这边传送过来;这恐怖引起了他像马蹄那样历乱的思想。   “费先生和家严是一向认识的?”老大用这敷衍句子开场。   可是,以上的理由,现在却并不适用于这座广厦之中。   这是一个反常的情形哪!   可是弟兄二人,听这人的话,说得有点蹊跷,不禁面面相觑,一时觉得无从作答。   正在这个鸦飞鹊乱麻雀插不进嘴的纷扰的时候,门房里的小山东,拿着一张名片,急匆匆地奔进来说:有一个客,说要求见少爷,报告关于老太爷的消息。大少爷二少爷抢先看那名片,只见那张片子,纸质很劣。片子不是印刷品,却用开花毛笔,写着三个不成样的字:单有这一张片子,就知道这个片子的主人,是个不成材的东西。况且弟兄二人一看这个名字,人家都不认识。二少爷急忙问:“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不错,他是一个有身价的人。谁都知道。一个有身价的人,很像一枚直立着的鸡蛋,而一枚直摆的鸡蛋,最容易遭遇被碰碎的危险。这样的意识,他在昏迷错乱之中,当然也还没有忘掉。而现在,他听得隔座那个人,连续向他提出危险的警告,自然,这使他的错乱的神经上,越发增加了极度不安的感觉。   只见进来的那个家伙,阔肩膀,高个子,身上穿了一套浅灰色的秋季西装,裁剪十分配身。从弟兄二人眼内看来,觉得此人的衣着,竟比他们还要考究。二人在想:这家伙如此漂亮,为什么要用那种“蹩脚”的名片?再看此人的面貌,倒也并不讨人厌;而且,看在眼里,仿佛很熟,像在什么地方见过面?但又记不起曾在什么地方见过面了。还有一点,此人胸前,垂着一条太过鲜艳的领带,颜色红得刺眼!这使二少爷的脑神经上,似乎已引起了些某一种的刺促;而一时却又想不起,这刺促是属于何种原因?   “那就很好。”来客点头表示满意。他又说道,“第一我要报告二位:令尊近时,在外面已新建设了一处小规模的公馆,很有许多较秘密的事项,都在那里和人接洽。这消息也许二位还不知道。”   他准备到哪里去呢?当然是准备回家。看看四周,并没有一辆车子。定定神,他模模糊糊意识到他身子所在的地点,好像是在霞飞路的某一段。他开始懊悔,没有在这咖啡馆里,借打一个电话,好让家里放车子来接他。但是,想起了那个大汉的三角怪眼,他并不想再回进去。   他的身子刚离座位,不料,面前来了一个人,竟自拦住了去路不让他走,使他吃了一惊。   看在“西装挺漂亮”的份上,于是大少爷急忙吩咐:“请他进来。”   在九点半的时候,大少爷国华的自备汽车,已开回余公馆门口。他从汽车里跳下来,用喷香的手帕抹着汗说,他把全上海的地皮,差不多都已翻转来,简直毫无影踪。   在这一夜,余公馆中曾一连接获三个很奇怪的电话。电话的对方,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声音非常紧张,探问余老先生有没有回来?这里问她是什么人?找余老先生有什么事?那边却把电话括的一声挂断了。——三次的情形都一样。   过去的奇事,一件件在脑内打转。一种莫名的恐怖,一阵阵在刺促他的神经。想来想去,只觉那天晚上的事,完全像是一个梦;然而仔细想想,明明不是梦;既然不是梦,那么,到底遇见了些什么事情呢?——他依旧无法解答这个谜。   书房门外又在窃窃私议。   一个紧张的隔夜,在那位贤德太太一半愤懑一半忧虑的混合心理之下度了过去。   那个不相识而投进一张劣等名片的西装来宾,被邀进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里,和两位少爷会见。   他把极度疲弱的身子,再度投入于那些梧桐叶的晦黯的剪影之下。   大少爷的眼光亮起来。   “实在令尊翁的意思,那也并不算坏。这个年头,生活程度这样高,做人也真不容易。承蒙他代大众打算,让他们早点得到总休息,省得伸长头颈盼望户口米。也不失为仁人君子的用心。”他继续这样说,“现在且谈正文:昨天令尊在新公馆里,等候那个犹太人,等到傍晚的时候,那边忽而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因之,一种较小的骚乱,在隔夜已起于这座广厦之中。   起先,他还以为这是他自己的脚步声。因为他还记得他的脚上已被换上了一双莫名其妙的皮鞋。但是仔细一听,那种急骤的步子,分明来自他的身后。当时,他不回头去张望倒还好,回头一望,他的灵魂几乎要飞散在这幽黯的树影里!   “令尊昨日,不是在上午就出去的吗?”来客发问。二人点头。来客又说:“事实上,令尊离府以后,一直就到他的新建设的公馆里,消磨掉了整半个下午。”   女太太和下人们,在别室里以一种异样的心理,期待着这来宾所带来的消息。   来客的“派头”大得可以。他把他的染过色的西洋眼光,向着那些不够摩登的中国式的家具“巡礼”了一下。眉宇之间,表示轻鄙不屑。他皱皱眉,以不习惯的样子,拣着一张紫檀椅子里坐下,坐的姿势,像是横靠在西洋式的睡椅里。   原来,他从路灯光里看过去,只见二丈路以外,正有三四个人在追随着他。为首的一个,正是那个三角怪眼的大汉。其余的几个,他不及看清是什么人;仿佛觉得内中有着穿短打或是穿西装的人。这使他在万分惊慌之中;陡然想起了咖啡馆里隔座那个怪客的警告;紧接着又有一个念头迅速走进他的惊慌的意识中。   “我不知道府上的规矩,对于报告消息的人,是否有什么宽待?”来客不说正文而先提出这样的问句。说话时,弹掉一些烟头上的灰。弟兄二人看到此人左手的一个手指上,戴着一枚特大的指环,——那是一枚鲤鱼形的指环,式样非常特别。   一面迅速地转念,一面拖着沉重的脚步,不自觉地在向前飞奔。可是他虽奔得很快,背后的人似乎追得更快;听听脚步声,分明已越追越近。他的一颗心几乎要在腔子里狂跳出来,呼吸也越弄越短促。在这冷汗直冒的瞬间,他想起衣袋里面藏有一支莫名其妙的手枪。虽不知道这支手枪是否实弹?可是,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他想,何不取出来,吓吓那些追踪他的匪徒,也许可以救一救急。   只听得大少爷在惊疑地问:“那么,家严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他的心在狂跳!同时他的脚步在加速地向前移动;在他昏乱的意识中,好像是要逃避衣袋里的那支手枪的追袭!   尤其恶劣的是:我们闻人的贤德太太,在最近,恰巧听到过一种传说,据说余先生在外面,颇有一些不稳当的企图,正在偷偷进行。这使太太暴跳如雷。她觉得那个传说,似乎已让眼前的事证实了。   当那位来宾大模大样踏进书房时,弟兄二人急忙用天然的快镜头向他拍照。   结果还是老大先开口说:“如果我们有什么事情,劳了费先生的驾,我们当然要设法谢谢费先生的。”他这话,说得相当圆滑而含糊,这巧妙的辞令,有点近于现代外交席上所习用的方式。   二少爷是一个“七石缸式”(吴谚:“七石缸,门里大。”意谓在家内托大也。)的人物,主要的是他不知道这位叫他“阿弟”的来宾,是个什么身份。他觉得未便反抗。于是,红着脸,默然。   “这是令尊在新公馆里用钞票捐到的愉快新称呼。”来客说,“你别打断我的话呀!——不多一会儿,楼下男女两个下人,听得楼上有人在发喊。那是犹太人代表的喊声。奔上楼去一看,只见他们的有胡子的少爷,横倒在一张沙发里;样子像已昏晕过去。犹太人的代表说:大约是天气太热受了暑,不要紧!赶快把太太找回来再说。但是,那一男一女两个仅有的下人,都不知道太太是在哪家打牌,因之他们无法打电话。于是不久他们都被那个犹太人的代表交使出去,分头去到几家熟悉的公馆里,找寻他们的太太。结果,太太不等她的下人未找而先自动溜了回来,据说并没有人邀她打牌,那个电话来得有点奇怪,让她上了一次大当。不过,这还不算上当哩!踏进门来一看,方知真的上了大当。原来,她的少爷不见了!”   来宾提高了声音,笑笑说:“鄙人以绑票匪首领的资格,准备和两位非正式地谈谈,不知两位以为怎么样?”   他觉得天地在他脑海里疯狂地旋转!   二少爷却用尖刻而严重的调子,在向来宾发话:“你对这件事,怎么会知道得这样清楚呢?”   这轻轻的一句话,仿佛挟着一股北极的寒流而来。却使这弟兄二人的身上立刻冒着冷气,连呼吸也冻住了。   因为,我们这位闻人,私生活一向很严肃。平时,绝对没有一夜不归的习惯。很多人知道:他的太太的贤德,却是养成他这严肃的习惯的原因之一。   有一件事颇为可推。弟兄二人听了来客那套半真半假似嘲似讽的话,他们始终无法猜测:这个家伙,毕竟是个何等样的人?同时他们也始终无法猜测;这位客人的来意,又是何等的来意?他们只觉对于眼前这个人,好像很有点畏惧;而又说不出为什么对他畏惧的原因。   到今天早晨,时候还不到六点钟,大队带行通缉性的侦骑,纷纷奉命出动。其中包括:余先生的大公子国华,次公子家华,以及男女干练仆役等等。   弟兄二人,瞪着四只眼,不响。来宾把锐利的视线从老大脸上兜到老二脸上,他指指自己胸前的那条红领带,说:“喏!”他侧转脸,指指自己的耳朵,说:“喏!”他又伸出他的左手,让对方看他那个鲤鱼形的指环说:“喏!这些,都是我的身份证。你们也许知道这些古董的。”   这时,书房门外,有些较机警的人物已经听出里边谈话的真相。有一个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大众。顿时,书房门外,好像踢翻了一个黄蜂窝。   黄蜂D说:这混蛋胆子不小!绑了人家的票,还敢大模大样跑上门!   老大睁眼看看老二,没有发声。因为,这消息于他们确是一个新奇的报道。   大少爷和二少爷争先以恭敬的态度招呼他坐下。   一阵极大的扰乱,起于这蜂群之中,连蜂后也在内。   太太在“力排众议”之下,提出了她的主见:她主张赶快和这匪首好好议价。因为,在这样的时势之中,家庭里断断损失不起一个善于囤积的天才,就是在社会上,同样也损失不起这样一位太伟大的人物的。   但是,那位较机警的老二,他望望来宾的耳朵与领带,他的脑内,开始闪出某种可怕的幻影。他用基督教徒对付撒旦那样的声气向这来宾发问:十点刚敲过,二少爷家华坐着出差汽车,也回来了。头上菲律宾式的头发,已经弄得很乱。他用手帕拂着西装上的灰尘说:凡是可找的地方,都已找遍;甚至他连浴室那种地方,也已列入调查的表格;但是,浴室在上午不开门,所以结果当然他是失望了。   “家严在什么地方?”老二比较性急。   “接洽一注很大的生意吗?”大少爷的较和缓的口气。   下人们拣选了上品好茶与上等名烟送上来。来客拿起纸烟,先看看牌子,看得满意了,方始拿在手里,让敬烟的下人给他燃上火。   黄淑C说;老爷还有新公馆吗?——书房里的人,就是绑票匪吗?   于是,他们听到书房里的主客在开始谈话了。   二少爷带着一脸的惊惶,从书房里溜出来。他把那个不很有趣的消息,历乱无章而自以为很详细地向太夫人报告了一气;他说明书房里的家伙,是一个着名匪首,他又尽力描写这匪首的凶悍。   二少爷讶异地问:“哪一个少爷?”   性急的二少爷,搔搔菲律宾式的头发,又想发问。但是,他的问句被来客凶锐的眼光阻了回去。   老大简直惊异得无法再开口。   这漂亮的句子使弟兄两人心头感到一宽。   来客的说话,带着一些顿挫的调子,这调子暂停于这个小段落上。他又喷着烟。   黄蜂B说:老爷是在新公馆里被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