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之将来
类别:
其他
作者:
周作人字数:1695更新时间:23/03/02 14:31:05
我不是职业的星士,也不是天文学会员,虽然我的预言不幸而常能命中。因为怕泄漏天机,我平常不大说话,现在见圣保罗的子孙也来中国卖卜,不特有用夷变夏之忧,亦属漏卮之一,为排斥异端与帝国主义起见,特别变通出来问世,想亦我都人士之所乐闻者也。
我不必请诸君寄辅币两角前来,为扬名起见将先宣布一次预言。这是关于读经之将来这问题的。据我真正祖传的神课的爻象看来,这经是一定要读的:在民国十五年以后各国学校内当无处不闻以头作圈而狂喊子曰之声,朔望则齐集学宫而鞠九躬,《四书味根录》将由上海的两大书局竞争发行,而《角山楼类腋》之生意亦当大好。十六年顷是火头最旺的时候,十七年后逐渐衰颓,以后每逢三六九之年还有回波,但逐次递减,到了三十年则烟消火灭,儒教会将改奉三官菩萨了。(以上经过系属定数,唯干支数目或有出入亦未可知,因为号码不明系习见之事。)这个预言有两重根据,其一是内的,是玄学的神秘的,非外行所能了解;其二是外的,是科学的浅显的,可以简单的说明一下。大家知道读经盛业已发祥于艮方,不过这不能算是经要大读了的征候,因为一人的颐指气使力量终是有限,而且艮也没有迈进之象。我们所凭者乃是民气——大众的气势与气运。察得这几年来民气的趋向是在于卫道爱国。运动恢复帝号,是曰尊王;呼号赶走直脚鬼,是曰攘夷;非基督教,是曰攻异端;骂新文化,是曰辟邪说,这都是圣人的阴魂的启示,更不必说学艺界上的国粹,东方文化,传统主义等等的提唱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全是表示上流社会的教会精神之复活,热狂与专断是其自然的结果,尊孔读经为应有的形式表现之一,其他方面也有举动可毋庸说。但是这个运动虽是盛大,也没有几年的命运,因为儒教公会虽是年代久传播广的一个组织,只是真受圣职的祭师却已很少了,这很少的几个真正老牌祭师们活着的期间,大成殿的弥撒可以举行,——光阴却是一天一天不住的走着,祭师们便不免也一个一个逐渐的要化为“二气之良能”,我推算到了民国三十年则最末的茂才公即使以十五岁入泮也已过了知命之年,力弱势孤,不能再兴风浪,至于他们的学校出身的徒弟,本来不是该教的忠臣,大抵运动到一位娇妻也就安定下来,不再闹了。神道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真是不废江河万古流,决不会变的,——倘若中国人有不信财神的一日,那一日世界的大变动就要到了。上边的预言真实不虚,可保回换;万一不验,请于民国三十年的元旦到西安市场来捣毁我这“问星处”的招牌可也。
(十四年二月)
古书可读否的问题
我以为古书绝对的可读,只要读的人是“通”的。
我以为古书绝对的不可读,倘若是强迫的令读。
读思想的书如听讼,要读者去判分事理的曲直;读文艺的书如喝酒,要读者去辨别味道的清浊:这责任都在我不在它。人如没有这样判分事理辨别味道的力量,以致曲直颠倒清浊混淆,那么这毛病在他自己,便是他的智识趣味都有欠缺,还没有“通”,(广义的,并不单指文字上的作法,)不是书的不好:这样未通的人便是叫他去专看新书,——列宁,马克思,斯妥布思,爱罗先珂,……也要弄出毛病来的。我们第一要紧是把自己弄“通”,随后什么书都可以读,不但不会上它的当,还可以随处得到益处:古人云,“开卷有益”,良不我欺。
或以为古书是传统的结晶,一看就要入迷,正如某君反对淫书说“一见‘金瓶梅’三字就要手淫”一样,所以非深闭固拒不可。诚然,旧书或者会引起旧念,有如淫书之引起淫念,但是把这个责任推给无知的书本,未免如蔼里斯所说“把自己客观化”了,因跌倒而打石头吧?恨古书之叫人守旧,与恨淫书之败坏风化与共产社会主义之扰乱治安,都是一样的原始思想。禁书,无论禁的是那一种的什么书,总是最愚劣的办法,是小孩子,疯人,野蛮人所想的办法。
然而把人教“通”的教育,此刻在中国有么?大约大家都不敢说有。
据某君公表的通信里引《群强报》的一节新闻,说某地施行新学制,其法系废去论理心理博物英语等科目,改读四书五经。某地去此不过一天的路程,不知怎的在北京的大报上都还不见纪载,但《群强》是市民第一爱读的有信用的报,所说一定不会错的。那么,大家奉宪谕读古书的时候将到来了。然而,在这时候,我主张,大家正应该绝对地反对读古书了。
(十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