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民国元年(1912)九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廿八

类别:其他 作者:胡适字数:2708更新时间:23/03/02 14:02:44
  (在康乃耳大学文学院)   元年九月廿五日(星三)   时被杀大臣之女既恸失所欢,又哀父死于非命,遂发狂投水死。其兄归自异国,欲报父仇,王复耸动之,令与王子决斗,以毒药淬刃。决斗之日,王犹恐其侄不死,则置毒酒中,欲以赐之。既斗,王子受微伤,其仇伤重将死矣。后忽思饮,举毒酒尽之,毒发立毙;临死呼曰,“酒也,酒也!”受伤之仇本任侠少年,以父仇故,堕奸人术中,至是自知将死,遂告王子以刃中有毒,已不可救,主谋者篡王也。王子闻之,恨极,即刃篡王之腹,遂毙。王子毒发亦死。   第一出幕一(郊外)守兵夜见故王之鬼。   幕二(宫中)婚宴之后。   幕四(郊外)王子见父。   幕五(郊外)父魂诉冤。   第二出幕一(潘老之家)王子惊所欢。   幕二(王宫)潘老以王子情书示王。王子见优人定计。   第三出幕一(王宫)以王子所欢试探王子之心事。   幕二(王子之宫)演剧大决裂。   幕三(王宫)王子入宫,见王跪祷,欲杀之,已而舍之。   幕四(后宫)训母。刺潘。   第四出幕一(王宫)流王子于英。定计。   幕二(王宫之一室)王子随监者下。   幕三(王宫)王子见王遂行。   幕四(郊外)王子在道上。   幕五(王宫)王子所欢发狂疾。潘老之子举兵入宫,欲弑王复   父仇。女子投水死。   幕六(王宫之一室)王子之友得信,知王子已归。   幕七(王宫之一室)王与潘老之子定计谋杀王子。   第五出幕一(坟地)掘坟。王子与其友过此。王子所欢之柩过此。王子与女兄相见约决斗。   幕二(王宫)王子与其友谈别后事(追叙)。决斗。幕下。   是夜之戏仅有五出十幕而已,则已删去十幕矣。盖萧氏着书之时,远在十七世纪初,舞台尚未有布景。所谓景者,正如吾国旧剧悬牌为关门,设帐为床而已,故不妨多其幕景。今日之剧场则不然矣。布景皆须逼真,而装置为难,决不能刻刻换景,则择其可合并者并之,不可并者或仍或去,其所换之景,皆必不可不换者也。即如今夜之戏,第一出之五幕,皆不能不换者也。(四五两幕同在郊外,惟王子随鬼下,故不能不另易一景。)第二出仅有一幕,布王宫之景,藩老立宫侧,其女奔诉王子来访狂态,遂同下。王子上,遇优人,已而下。王后并出,潘老以王子情书示之,是合第一幕于第二幕也。第三出原有四幕,今仅存三幕,其原第一幕已并入第二出之下半。所存幕一为王宫演剧,篡王遁去;幕二为王宫,王子入宫,见王方伏地祈天;幕三为后宫。第四出原有七幕,今删存一幕,则原文第五幕也。原第七幕亦并入此幕。其余各幕,皆删去,以其无甚紧要也。第五出仍原文之旧,有二幕,以其不可删并也。即此一节,可见古今情形之异,尤可见戏剧之进化。留心此事者,苟细心研究之,于舞台布景分幕之法思过半矣。   此剧仅第一、四、五,三幕,鬼景幽寂动人,台上灯火尽歇,幽暗仅可辨人影往来而已。此景甚动人,余皆寻常无足道也。   王子之大病在于寡断。当其荒郊寒夜,骤闻鬼语,热血都沸,其意气直可刃其仇而碎砾之。及明日而理胜其气:一则曰鬼语果可信耶?再则曰此人果吾仇耶?三则曰吾乃忍杀人耶?至于三思,则意气都尽矣。王子之人格全在独语时见之。剧中无人自语,谓之独语(soliloquy),颇似吾国之自白,尤似近日新剧中小连生诸人之演说,但西方之独语声容都周到,不如吾国自白之冗长可厌耳。独语为剧中大忌,可偶用不可常用,此剧独多用此法,以事异人殊,其事为不可告人之事,其人为咄咄书空之人,故不妨多作指天画地之语耳。吾国旧剧自白姓名籍贯,生平职业,最为陋套,以其失真也。吾国之唱剧亦最无理。即如《空城计》,岂有兵临城下尚缓步高唱之理?吾人习焉不察,使异邦人观之,不笑死耶?即如《燕子笺》一书,其布局之奇,可颉颃西剧,然以词曲为之,便失精彩。又如《桃花扇》,使近人以说白改演之,当更动人。又如,新剧中之《明末遗恨》,使多用唱本,则决不如说白之逼真动人也。   南君串王子,第一出独语时神情真佳绝。此后则对潘老丈种种藐视之态,尤为毕肖。盖王子极鄙薄潘老,而潘老偏不知趣,故王子毎戏弄之,冷嘲热骂,以佯狂出之,皆恰如其身分,此其所以为佳也。   剧中配角亦多佳者。丑角潘老,吾已言之矣。此外如篡王,奸状如绘,亦殊不易得。潘老之子乃不甚出色,王子之友horatio亦不大佳,殊失望耳。   是夜有一、二小节颇不满意,如布景牵合之处有颇牵强者。如第二出之第一幕合于第二幕,颇不近情。又如,第三出之演剧宜在王子之宫,所设景乃似王宫,是草率也。   此剧为萧氏第一名着,其中佳句多不胜收,文人多援引之。凡读萧氏书,几无不读此剧者,书中名句如:   〔中译〕1.女人即脆弱!   2.多听少说。   3.朋友常随借贷一同失去。   4.惟诚以待己,始能诚以待人,一如黑夜总是随白昼而至。   5.良心使人谨慎。   此种名句,今人人皆能道之,已成谚语矣。   九月廿六日(星四)   第一日上课:哲学史。美术哲学。   下午,往旁听prof.burr之中古史,甚喜之。夜译《割地》,未成。   九月廿七日(星五)   上课:伦理学。英文。美术史。中古史。   英文课,予初意在学作高等之文,今日上课,始知此科所授多重在写景记事之文,于吾求作论辩之文之旨不合,遂弃去。   九月廿八日(星六)   上课,夜作一长书寄德争。   九月廿九日(星期)   往听h.e.fosdick讲经。   夜译《割地》(即《最后一课》)成。寄德争,令载之《大共和》。   九月卅日(星一)   上课:论理。美国政治。下午,美国政党。   十月一日(星二)   十月二日(星三)   上课。作书寄仲诚。   十月三日(星四)   十月四日(星五)   上课。夜有世界会董事会。作报告。读心理学,此书文笔畅而洁,佳作也。   十月五日(星六)   上课。   下午,拟赔款学生致黄监督书稿一道,金仲藩为写之。   夜学生会选举新职员,余被推为书记,辞之。   十月六日(星期)   下午小睡。   十月七日(星一)   上课。作家书(十一号)。录世界会会员姓名住址录。读apollo论希腊造像。   十月八日(星二)   上课。写会员录。至藏书楼读书。   十月九日(星三)   上课。   山下有美国进步党(罗斯福之党)政谈会,党中候选纽约省长oscarstraus过此演说,因往听之。   下午读书。夜有世界会议事会。   十月十日(星四)   上课。   今日,为我国大革命周年之纪念,天雨朦胧,秋风萧瑟,客子眷顾,永怀故国,百感都集。欲作一诗写吾悠悠之思,而苦不得暇。   十月十一日(星五)   上课。下午作书寄友人。夜读apollo十篇。   十月十二日(星六)   上课。   得家书(十一号),知二哥新丧爱妾,所遗子女数人,无人抚养。我兄此时处境当有非人所能堪者,作书慰之,并劝其归。写至“羁人游子,百不称意时,当念莽莽天涯中尚有一个家在”一语,不禁凄然欲绝者久之。慈亲许我多留一二年,言期我归在乙卯(一九一五)。我前知吾母为天下贤母,吾终留耳。   十月十三日(星期)   作书。   经课第一会,康福先生仍为主讲。   下午,往听一人演说:此人自言曾周游列国,其言亚洲日本、中国、印度三国风俗毫无真知灼见,徒皮相耳。   十月十四日(星一)   得德争寄报甚多,一一读之。   上课。   夜,与印度盘地亚君闲谈。   书中分篇目,大约如次:   一、绪论   七、社会伦理(social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