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hongxuelizhi字数:1977更新时间:21/08/30 15:18:48
梁太后这才道:“好!好!既然如此,你们也早些给哀家生个孙子,也好让哀家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耶律南仙听完此话,不由脸上一直红到耳根上,一时不知如何答话,这边李乾顺接过话道:“母后,您老人家尽管放心,到时我们定会生上一大堆孩子,让您老抱。” 梁太后笑着说:“好!好!有皇儿这句话,母后也就有盼头了。”她说完便又看着耶律南仙道:“皇儿,不要老是站着,坐到母后身边来,陪母后说说话,这人老了,一上年纪,嘴便闲不住,总想找个人说说话,免得寂寞,今后有皇儿来了,老身就不怕孤独了!” 耶律南仙这才缓缓走到梁太后身边,在一张凳子上坐了下来,又见那边有水果,便伸手剥了一个桔子,将外面的皮去掉,只留下果肉,递给梁太后道:“太后,这天气干燥,您多吃些水果,润润嗓子。” 梁太后见她如此孝心,便接过桔子,塞进嘴里,咀嚼了两口,笑道:“还是皇儿懂事,母后这喝了一早晨的茶,嗓子早苦了,现在吃一块柑橘,当真比喝了蜜水还甜。”她说完之后,便又接过一块吃了。 这边李乾顺见梁太后正开心,连忙趁机说道:“母后,儿臣有一事想要请您老定夺!” 梁太后笑道:“皇儿有什么事尽管说,在为娘的面前还需这般吞吞吐吐吗?”她晚年得子,对李乾顺很是疼爱,虽然在重要的政务上有些事是她说了算,可一般小事情,还是给足了皇上的面子。 李乾顺这才道:“母后教训的是,儿臣是想请您尽早替爱妃拿个主意,日后她在宫里说话办事也方便一些。” 梁太后听后,过了半天才道:“皇儿所虑极是,是该早做决定,只是立后之事关系重大,有关我西夏国的命脉,当与众臣商量方可行啊!” 李乾顺恭敬的说道:“如此,当有劳母后操心了!” 梁太后这才不再说话,又与耶律南仙随便聊了一会,无非就说些家长里短的事,还有她在辽国时的一些事情。 耶律南仙此时已摸准了梁太后的性格,尽挑些逗乐的事来说,直逗的她笑个不停,当她讲到那日与潘炅一起打死一只猛虎的事之后,只听得梁太后是一会紧张刺激,一会拍掌欢笑,末了便又赏了一些羊皮、绸缎之类的东西给潘炅,对他不由也更是刮目相看了。 不知不觉二人竟已聊到了中午,李乾顺见她二人聊的开心,便也不敢打搅,早已退下办理朝政去了。 过了一会,御膳房的人通知午膳已准备好,梁太后这才携着耶律南仙一起去用膳,这时李乾顺便也办完政事,又选了些重要的奏了,梁太后在饭桌上一一替他做了决定。 潘炅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一家人用完了午膳,潘炅随着李乾顺及耶律南仙重回寝宫。临走的时候,梁太后又叮嘱了几句,交待耶律南仙要常来看她,耶律南仙自然是满口应承。 如此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到了晚上,潘炅便又服侍耶律南仙沐浴更衣,李乾顺有了前车之鉴,便再也不敢到浴池这边来了。 晚上,等潘炅走了之后,耶律南仙便又用计,使出同样手法,使得李乾顺又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到了第二天早晨又用同样的手法将他弄醒。 李乾顺初次结婚,也没有多少经验,再加上耶律南仙很是作劝,便也没有太多怀疑。 这一日,吃过早膳,李乾顺对耶律南仙道:“爱妃,今日母后要在大殿之上与群臣商议立你为后之事,你当可去听一听。” 耶律南仙不由心中一阵紧张,说道:“皇上,臣妾刚刚嫁到西夏,一切尚不熟悉,如何能担当起国母之责呢?” 李乾顺听后,不由笑道:“爱妃多虑了,你本为联首位王妃,自当立为国母,至于对西夏不甚了解,那有何关系,待你当上国母之后,联抽空便陪你一起游遍西夏大好河山,到时不就可以了?” 耶律南仙这才没再说话,便起身随着李乾顺一起去上朝。 到了朝上,李乾顺见梁太后也在朝上,二人连忙行了礼。 众大臣早已在朝上等候,见李乾顺二人来,便都齐齐跪下道:“皇上吉祥,娘娘吉祥!” 李乾顺安排耶律南仙坐在身边,便大声道:“各位爱卿请起。” 这时李乾顺见一切准备就绪,便看了看梁太后。 梁太后点了点头,李乾顺这才说道:“众爱卿,今日早朝,联有一事要与大家商量,便是立后之事。联这些日子与耶律爱妃相处,发觉她仁慈善良、知书达理,有意想立她为后,也好尽早给国民一个交待,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他此言已出,大殿里的群臣不由都开始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很是热闹。 潘炅立在耶律南仙的身边服侍,听到当中有议论之声,也有反对之声,虽然不敢抬着,却也都一一记在心中。 梁太后见朝庭简直乱成一锅粥,便轻轻吭了一声,顿时大殿之内鸦雀无声,很是安静。 梁太后见这才说道:“众位爱卿有话尽管说,各自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看皇儿这个王后当不当立?” 耶律南仙原本已羞红了脸,如今听梁太后说,只好硬着头皮坐直身子,镇定的看着大殿之上的群臣,片刻之后,却又不觉得害怕了。 众群臣见她如此,也都不再言语,更不敢再正视与她。 这时有一个年约五旬,身穿长炮,衣着华丽,气质颇为威武的人站了出来道:“禀太后、皇上,老臣仁多保忠观娘娘气质高贵,行为端庄,若立为后,当乃是上顺天意,下承民意,定可助我西夏更加繁华,国运更加昌隆!” 他说完之后,有几名朝官便也上前纷纷奏说耶律南仙可立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