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腹痛门 内经叙腹痛所因
类别:
其他
作者:
明·徐彦纯撰字数:2242更新时间:23/03/02 13:42:43
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痛或 卒然 而止者或痛甚不可按或按之痛止或按之无益或喘动应手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 阴股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各不同形 按本论具以上病形异候皆寒气所因甚详宜玩本文唯痛而闭不通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 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为热痛此述病机寒热皆能为痛也盖寒痛者多热痛者少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脉法
脉经曰脉细小紧急病速进在中腹中刺痛 阴弦则腹痛 弦急小腹痛 尺脉紧脐下痛 尺 脉伏 小腹痛症疝 尺脉实小腹痛当利之 心腹痛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坚大疾者死 腹痛脉反浮 大而长者死伤寒论曰伤寒脉阳涩阴弦腹中急痛里有虚寒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伤寒腹痛
成无己云阴寒为邪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腹自痛太阴证也发汗不解医反下之因而 腹满时痛者属太阳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东垣曰腹中诸痛皆因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入客之故卒然而作大痛经言 得炅则止炅者热也以热治寒治之正也然腹痛有部分脏位有高下治之者宜分之 按以上脉证言诸虚痛矣然邪传入里热结下焦实满血结硬痛皆实痛也脉经云腹满按之不痛 为虚痛者为实此述病机虚实之异又兼部分高下言也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腹痛为阴毒所致
详见寒门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腹痛属热
原病式曰热郁于内而腹满坚结痛者不可言为寒也 按丹溪曰腹痛有积热者或死血食积湿痰皆能作痛脉弦者食脉滑者痰清痰多作腹痛宜分治 之详以上盖言寒热之分故此论及以后病例皆不之及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腹痛属血
成无己曰邪气聚于下焦则津液不得通血气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滞于下是生胀满而硬痛也若 从心 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者是邪实也须大陷胸汤下之若但少腹硬满而痛小便利者则是蓄血之证小 便不利者则是溺涩之证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腹痛为疝所致
见疝门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腹痛为泻痢
详见滞下等门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腹痛为积聚所致
见积聚门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腹痛为肠痈所致
见疮疡门
卷三十二 腹痛门 论治腹痛大法
此事难知曰伤寒中脘痛太阴也理中建中黄 汤之类脐腹痛少阴也四逆真武附子汤之类少 腹痛 厥阴也重则正阳回阳丹之类轻则用当归四逆汤太阴连少阴痛甚者当变下利不止 杂证而痛四 物苦楝汤酒煮当归丸之类夏月腹痛肌热恶热脉洪疾手太阴足阳明主之黄芩芍药汤秋腹痛肌寒 恶寒脉沉疾足太阴足少阴主之桂枝芍药汤四时腹痛芍药甘草汤主之 按此治法本伤寒与夫寒疝时行治例也然学人观以上诸病机则脉治思过半矣
卷三十二 腹痛治法 温散之剂
桂枝加芍药汤治腹满时痛脉弱 按此太阴例药也 理中丸治霍乱头疼身寒腹痛 方并见寒门 小建中汤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者 方见补虚门 按以上太阳例药也 真武汤治腹痛下利四肢沉重 方见寒门 四逆汤治伤寒下利腹痛四肢逆冷 甘草(二钱) 附子(数大片) 干姜(三钱) 上 咀水煎服 霹雳散治腹痛脉欲绝 附子一枚炮取出用冷灰培之取半两入真腊茶一大钱同研细分二服每水煎临熟入蜜半匙候 温冷服 桃花汤治腹痛下利脓血小便不利 赤石脂(一两) 干姜(一钱) 粳米(一合) 上末水煎服 按以上少阴例药也 当归四逆汤治伤寒小腹急痛 方见寒门 按此厥阴例药也
卷三十二 腹痛治法 疏下之剂
仲景桂枝加大黄汤治腹满时痛烦躁 桂枝 生姜(各三钱) 芍药(六钱) 大黄(一钱) 甘草(二钱) 大枣(二枚) 上 咀水煎 大陷胸汤治潮热烦渴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大黄(六钱) 芒硝(一合) 甘遂(一分) 上先煮大黄去滓纳硝再煮后下甘遂末温服 按以上太阳例药也 大承气汤治关脉实腹满大便秘按之痛或绕脐痛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上 咀水煎 按此阳明例药也
卷三十二 腹痛治法 和解之剂
黄连汤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用此升降阴阳 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各三钱) 人参(二钱) 半夏(半合) 上 咀水煎入大枣二枚 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 甘草(炙) 上等分 咀水煎入生姜 元戎云腹痛脉弦伤气用本药 脉洪伤金加黄芩脉缓伤水加桂枝 脉涩伤血加当归 脉迟 伤火加干姜 按以上并太阳例药也 加减小柴胡汤治寒热脉弦腹中痛 本方去黄芩加芍药 四逆散治寒邪变热传里小便不利腹中痛或泄利 甘草(炙) 枳实(炒) 柴胡 芍药 上等分每半两水煎 黄芩芍药汤治腹痛脉洪 黄芩 白芍 甘草 上 咀水煎加生姜 按以上并少阳例药也 杂方 元戎四物苦楝汤治脐下虚冷腹痛 四物汤(四两) 玄胡 苦楝(各一两炒) 上 咀水煎服每服一两 酒煮当归丸治小腹下痛 当归(一两) 茴香(半两) 附子 良姜(各七钱) 上四味酒煮干再焙 炒黄盐 丁香(各半两) 全蝎(二钱) 柴胡(二钱) 升麻 木香(各一钱) 苦楝(半钱) 甘草(炙半钱) 玄胡(四钱) 上酒煮糊丸梧子大每二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增损当归丸治三阴受邪心腹 痛 四物汤(半两) 防风 独活 全蝎(各五钱) 续断 茴香(各一两) 苦楝 玄胡(各七 钱) 木香 丁香(各二钱半) 上末酒糊丸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白汤下 苦楝丸治奔豚小腹痛 苦楝 茴香 附子 上三味酒煮焙干末之每两入玄胡半两全蝎炒丁香各十八个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食 前温酒下 熨法 见寒门 回阳丹治阴毒 牡蛎(烧) 不灰木(烧) 良姜(炒) 川乌(炮) 白芍(各一钱) 麝(少许) 上细末每用一钱男病用女唾津调涂外肾女病用男唾调涂乳上 谨按以前诸方皆伤寒例法也余属血属积聚属疝等因作痛方例见各门兹不备录
卷三十三 心痛门(胃脘痛附) 诸经叙心痛所因
内经曰五脏卒痛何气使然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 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则痛止矣重感于寒则痛久矣 针经曰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木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噎心 下急 痛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 厥心痛者乃寒邪客于心包络也 真心痛 者寒邪伤其君也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脉经曰愁忧思虑则伤心伤心则苦惊喜忘善怒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彻背 其脉 弦此心脏伤所致也 诸虫痛者如心腹痛懊 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热善渴涎出 面色乍青乍白乍赤呕吐清水者蛔咬也以手紧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 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