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气证治法 宣剂
类别:
其他
作者:
明·徐彦纯撰字数:1315更新时间:23/03/02 13:42:41
稀涎散 元戎胜金丸 并见痰饮门 谨按诸气郁或七情所滞最宜宣导正木郁达之之意也大抵是证中夹火热者多以上诸方恐未 合宜用者自临时通变可也
卷十六 气证治法 通开窍之剂
局方苏合香丸治气中或卒暴气逆心痛鬼魅恶气 沉香 麝香 诃子 丁香 青木香 安息香 香附 荜茇 白术 白檀(各二两) 薰陆 香苏合油 龙脑(各一两) 朱砂 乌犀角(各制) 上为末入研极匀用安息膏并炼蜜丸如梧子大温水化四丸 按此足手太阳足阳明手足太阴足三阴药也 杂方 严氏四磨汤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 人参 槟榔 沉香 天台乌药 上四味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煎三五沸温服 绀珠正气天香汤治一切上气凑心心胸筑痛 方见妇人门
卷十七 血证门 诸经叙血证所因
内经厥论云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吐血 温淫汗出鼽衄 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 形气 绝而血菀于上气厥论云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 呕血故气 上矣 阴阳别论云结阴者便血(云云见下) 针经云厥气生足 生胫寒后则血(云云见积聚 门)脉经云下血先见血后见便此近血也先见便后见血此远血也
卷十七 血证门 脉法
内经云脉来悬钩为衄血常脉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肠癖下脓血脉弦绝则死滑大则生 血温身 热者死 脉经曰脉得诸涩濡弱为亡血 脉来轻轻在肌肉尺中自浮目睛晕黄衄必未止 太阳脉 大而浮必衄吐血 病患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沉弦衄也 脉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 脉芤为失血 涩为少血 尺脉滑而疾为血虚 脉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 吐血唾血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 死唾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 肾脉小搏沉为肠癖下血心肝癖亦下血
卷十七 血证门 论血证分三因
陈无择云衄者因伤风寒暑湿流传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肝积忧伤肺 烦思 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随气上溢清气道中而致者属内因饮酒过多啖炙爆辛热或坠堕 车马伤损致者为不内外因吐血者或因四气伤于外七情动于内及饮食房劳坠闪伤损致荣血留聚 膈间满则吐溢世谓妄行或吐瘀血此名内伤 便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便后或与泄物并 下此由内外有所感伤疑停在胃随气下通亦妄行之类 尿血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忧劳房室过度此 得之虚寒不可专以血得热而淖 二者皆致尿血与淋不同 谨按衄血下血伤寒邪气壅迫于经而致者故有之杂证见者多火热所致或吐溢于空窍皆五志 所动 或阴分郁热或内外有所伤而成有寒邪者少如尿血因房劳者实由精气滑脱阴虚火动荣血妄行尔 以上论为虚寒恐未必然也若便血清者属荣虚有热浊属热与湿色鲜者属火黑者火极与泄物并下 属有积或络脉伤也并宜分治
卷十七 血证门 论下血为内伤络脉所致
详见积聚门
卷十七 血证门 论呕唾血溢为气逆所致
东垣曰经云怒气逆甚则呕血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穴又足少阴肾之脉从肾上 贯肝 入肺中循喉咙其病则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咳唾则有血夫气者阳也血者阴也气主 之血主濡之 今血妄行上出于鼻口者皆气逆也故经言阳明厥逆怒则气逆暴瘅内逆者是也 谨按悲气劳气等皆能致血证详见气门但怒气致血证者则暴甚故经曰抑怒以全阴者是矣否 则五志之火动甚火载血上错经妄行也
卷十七 血证门 论衄吐血泄为火热所致
原病式曰衄者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则血妄行鼻衄也 血溢者上出也心养于血故热 甚则 血有余而妄行或谓呕吐紫凝血为寒者误也此非冷凝由热甚销烁以为稠浊而热甚则水化制之故 赤兼黑而为紫也 血泄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 衄 血污血出也污者浊也心火热极则血有 余热气上甚则为血溢热势亢极则燥而污浊害承乃制则色兼黑而为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