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真传卷一 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类别:其他 作者:郑寿全字数:526更新时间:23/03/02 13:24:40
一日太阳 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sub>(八字为提纲)</sub>,恶寒<sub>(二字为病情)</sub>。 二日阳明 以胃家实<sub>(三字为提纲)</sub>、恶热<sub>(二字为病情)</sub>。 三日少阳 以口苦、咽干、目眩<sub>(六字为提纲)</sub>、喜呕<sub>(二字为病情)</sub>。 四日太阴 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sub>(二十三字为提纲)</sub>,食不下<sub>(三字为病情)</sub>。 五日少阴 以脉微细,但欲寐<sub>(六字为提纲)</sub>,但欲寐<sub>(三字为病情)</sub>。 六日厥阴 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sub>(二十四字为提纲)</sub>,不欲食<sub>(三字为病情)</sub>。 【阐释】仲景《伤寒论》所说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病,标题只是辨某病脉、证、治,并无“经”字,可知经字是随后加上的,自然不是仅指某经络的病证,这是从六证的提纲病情可以见到的。这些提纲病情,是根据历代医家积累的经验,从多种病情中分析综合概括而获得,明晰确实,不容相混。古今医家多有阐述,郑氏分别作成贯解、附解,颇有精卓之见,详见以下各节。惟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挨次传经之说,则不可尽拘。郑氏在后面提到“伤寒有传经不传腑,传腑即不传经的,更有直中太阴、少阴、厥阴,切切不可拘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上面搜寻,总在这六经提纲病情上体会,即误治变逆亦可知也。”可知掌握这六经提纲病情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