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下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764更新时间:23/03/02 13:18:16
火部桑柴火:桑乃箕星之精,火燃则拔引毒瓦斯;助药力,逐风寒。煎补药,灸痈疽。 炭火:栎炭力紧,炼一切金石药物。炭力缓,烹煎炙焙百药丸散。 芦火:竹火火力和缓,宜煎一切滋培药。 灯火:回阳祛风,治惊解毒。灯心蘸麻油点着,视络脉盛处淬之。 灯花:火气结聚,敷金疮,生肉定血。抹**,止小儿夜啼。 艾火:火力透出,通经络,灸百病。风冷人入硫黄少许,更妙。阳燧火:火镜向日,艾绒承火珠火:火珠向日,艾绒承取。二火最能透经愈病,不神针火:削桑木成针,干之,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隔纸灸患处,火气直达病所。心腹冷痛寒湿痹,及附骨阴疽皆效。雷火神针:药艾纸卷,如神针法;灸患处,其效亦速。 火针:金针烧赤,针沉寒痼冷,症瘕积聚,较冷针暖灸效速。 燧火:钻木取火,木为火母,性缓不燥。金石取火,击烈火暴,火燥性急。今人嗜烟酒,多火之患。 阳火阴火:五行各有阴阳,而火之阴阳为尤着。天之阳火,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雷火,火精伏火;地之阳火,钻木之火。击石、戛金之火;地之阴火,石油之火,人之阳火,君火、相火;人之阴火,失位之火。 白垩土:即白善土。性味甘温,治男子水脏寒,女子子宫冷。痱子瘙痒,研末敷之。疮湿研,生油调搽。 黄土:性味甘平,益脾止泻;解百药、野蕈毒。 伏龙肝:即灶心黄土。性味辛温,假火土之气,调中止泻,去湿消肿,有益脾温土之功。 东壁土:性味甘温,益脾扶阳,止霍乱吐泻。下部湿烂,研末敷之。 松烟细墨:性味辛凉,止血解毒。吐血、衄血。藕汁、茅根汁磨浓饮之。人乳磨,点飞尘入胆磨浓,消痈疽肿毒。 釜脐墨:性味辛温,止血解毒,治阳毒发狂,黑奴丸用之。 百草霜:即灶突上烟煤。性味辛温,止血散瘀。治吐血、衄血,阳毒发狂。 梁上尘:一名乌龙尾。辛苦微寒,轻浮散积,治膈痛噎塞,金疮齿衄,并皆止之。散积生研血炒黑用。 碱:辛苦涩温,消食磨积,去垢除痰。发面、浣衣,皆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