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授虞卿,虞卿作《钞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
类别:
其他
作者:
佚名字数:3632更新时间:23/03/02 11:21:02
《世本》,古史官明於古事者之所记也。录黄帝已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凡十五篇也。(《史记集解序·索隐》)
《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论语序疏》)
鲁人所学谓之《鲁论》,齐人所学谓之《齐论》,古壁所传谓之《古论》。(皇侃《论语义疏序》)
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故曰《三朝》。凡七篇,并入《大戴礼》。(《史记·五帝本纪·索隐》、《三国志·秦宓传》注,《北堂书钞》九十九、《艺文类聚》五十五。案,《三国志》注、《艺文类聚》引作:孔子三见哀公,作《三朝》七篇,今在《大戴礼》。)
(《孝经》,)古文字也。《庶人章》分为二也,《曾子敢问章》为三,又多一章,凡二十二章。(《汉书·艺文志》注引刘向云)
周宣王太史作大篆也。(《文选·魏都赋》注)
古文或误以「见」为「典」,以「陶」为「阴」,如此类多。(《北堂书钞》一百一、《御览》六百一十八。)
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於火上炙乾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汗也。(《初学记》二十八,《御览》六百六。案《后汉书·吴传》注云:「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之汗简。义见刘向《别录》。)
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文选·魏都赋》注,《御览》六百一十八。)
晏平仲名婴,东莱夷维人事,事齐灵公、庄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世说新语·言语》篇注。案,《史记·管晏列传·集解》引:莱者,今东莱地也。)
稷,齐城门名也,谈说之士,期会於稷门下,故曰稷下也。(《史记·田敬仲世家·集解》、《水经·淄水注》、《太平寰宇记》十八。)
吁子。芋子。(《史记·荀卿列传·索隐》)
徐子,外黄人也。(《史记·魏世家·集解》)
臣向与黄门侍郎歆所校《列女传》,种类相从为七篇,以著祸福荣辱之效,是非得失之分,画之於屏风四堵。(《初学记》二十五,《《御览》》七百一。)
杨雄《经目》有《元首》、《元冲》、《元错》、《元测》、《元舒》、《元营》、《元数》、《元文》、《元扌怼贰ⅰ对肌贰ⅰ对妗贰ⅰ对省罚鲜篇。(萧该《汉书音义》)
鬻子名熊,封於楚。辛甲故殷之臣,事纣,盖七十五谏而不听。去至周,召公与语贤之,告文王。文王亲自迎之,以为公卿,封长子。(《史记·周本纪·集解》。案自「辛甲」下当别为一条。)
九府书民间无有,《山高》一名《形势》。(《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注)
(《庄子》,)宋之蒙人也。(《史记·老庄列传·索隐》)
又作人姓名,使相与语,是寄辞於其人,故《庄子》有《寓言》篇。(《史记·庄子列传·索隐》)
老莱子,古之寿者。(《文选·游天台山赋》注)
冠子常居深山,以为冠,故号冠子。(《艺文类聚》六十七,《文选》刘孝标《辨命论》注,《御览》六百八十五。)
(《周训》,)人间小书,其言俗薄。(《汉书·艺文志》注)
(郎中婴齐)故待诏,不知其姓,数从游观,名能为文。(《汉书·艺文志》注引刘向云)
(郑长者,)郑人,不知姓名。(《汉书·艺文志》注)
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其书言天事,故曰谈天。(《史记·荀卿列传·集解》、《后汉书·西域传》注、《北堂书钞》九十九。)
《方士传》言,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黍生,今名黍谷。(《北堂书钞》一百十二、《艺文类聚》九、《文选·魏都赋》刘注、颜延年《秋胡诗》注、阮嗣宗《诣蒋公奏记》注、《白帖》六、《太平御览》八百四十二。)
「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见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子。邹子曰:「不可。彼天下之辩有五胜三至,而辞正为下。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巧譬以相移,引人声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缴纷争言而竞后息,不能无害君子。」坐者称善。(《史记·平原君列传·集解》)
(杜文公,)韩人也。(《汉书·艺文志》注)
(《黄帝泰素》。)或言韩诸公孙之所作也。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也,故曰《泰素》。(《汉书·艺文志》注。)
驺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史记·荀卿列传·集解》,《后汉书·崔驷传》注,《北堂书钞》一百。案《后汉书》注引作邹修衍饰之文,若雕龙文。《御览》四百六十四引云:邹者,颇采邹衍之术,迂大而闳辨,文具难胜,齐人美之,颂曰谈天邹。文与此异。)
(於长《天下忠臣》,)传天下忠臣。(《汉书·艺文志》注)
(申不害,京人。)京,今河南京县也。(《史记·申韩列传·集解》)
(申子,)今民间所有上下二篇,中书六篇,皆合二篇,已备,过太史公所记也。(《史记·申韩列传·索隐》)
孝宣皇帝重《申不害·君臣篇》,使黄门郎张子乔正其字。(《御览》二百二十一)
《申子》学号曰刑名,刑名者,循名以责实,其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合於六经也,宣帝好观其《君臣篇》。(《史记·张叔列传·索隐》,《汉书·元帝纪》注,《张欧传》注。)
邓析好刑名,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数难子产为政,子产执而戮之。(《荀子·不苟篇》注引刘向云)
(尹文子)与宋钅开俱游稷下。(《汉书·艺文志》注引刘向云)
公孙龙持白马之论以度关。(《初学记》七)
(成公生)与李斯、子由同时。由为三川守,成公生游谈不仕。(《汉书·艺文志》注引刘向云)
(毛公)论坚白同异,以为可以治天下。(《汉书·艺文志》注)
名家者流,出於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史记·太史公自序·索隐》、《汉书·司马迁传》注。)
(我子)为《墨子》之学。(《汉书·艺文志》注)
墨子书有文子,文子,子夏之弟子,问於墨子。(《史记·荀卿列传·索隐》)
(炙过髡,)过字作豕豕撸抵⒏嗥饕病V酥渚。逃锈帕髡撸源眷恩罩遣痪∪缰塔豕病#ā妒芳恰ぼ髑淞写ぜ狻罚
(尉缭)缭为商君学。(《汉书·艺文志》注)
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案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凡六万馀言,卒,因葬蜀。(《史记·荀卿列传·集解》)
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师古曰:刘向《别录》所载。(《汉书·东方朔传》)
督亢,膏腴之地。(《史记·荆轲列传·集解》《后汉·郡国志·补注》)
丹,燕王喜之太子。(《史记·荆轲列传·索隐》)
(神农)疑李悝及商君所说。(《汉书·艺文志》注。案,《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索隐》云:刘向《别录》则云李悝也。)
《尹都尉书》有《种瓜篇》。(《御览》九百七十八。)
《尹都尉书》有《种蓼篇》。(《御览》九百七十八)
《尹都尉书》有《种芥》、《葵》、《蓼》、《薤》、《葱》诸篇。(《御览》九百八十)
都尉有《种葱书》,曹公与其先生言,细人觇之,见有拔葱。(《艺文类聚》八十二)
(汜胜之)使教田三辅,有好田者师之,徙为御史。(《汉书·艺文志》注)
(蔡癸,)邯郸人。(《汉书·艺文志》注)
(待诏臣饶心术。)饶,齐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曰《心术》也。(《汉书·艺文志》注)
(贾谊《吊屈原赋》)因以自谕自恨也。(《史记·贾谊列传·集解》)
淮南王有《薰笼赋》。(《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五、《御览》七百十。)
向有《芳松枕赋》。(《白帖》十四、《御览》七百七。)
向有合赋。(《御览》七百一十七。)
有《骐麟角杖赋》。(《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三、《御览》七百十、《事类赋》注一十四。)
有《行过江上弋雁赋》、《行戈赋》、《弋雌得雄赋》。(《御览》八百三十二)
待诏冯商作《灯赋》。(《艺文类聚》八十)
商字子高。(《汉书·艺文志》注)
臣向谨与长社尉杜参校中秘书。(《汉书·艺文志》注)
骠骑将军史朱宇。(《汉书·艺文志》注)
隐书者,疑其言以相问,对者以虑思之,可以无不谕。(《汉书·艺文志》注)
有丽人歌赋,汉兴以来,善雅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远动梁尘,受学者莫能及也。(《艺文类聚》四十三、《文选·啸赋》注、《事类赋注》十一。案《初学记》十五:鲁人虞公,见刘向《别录》。)
《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丝绳。(《北堂书钞》一百三、《太平御览》六百六。)
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习之,今军士无事,得使蹴鞠,有书二十五篇。(《史记·苏秦列传·集解》、《卫霍列传·索隐》、《后汉书·梁冀传》注、《初学记》四、《一切经音义》二、《白帖》四、《御览》二百九十七、又七百五十四、《事类赋》注四。)
人民蚤虱众多,则地痒也。(《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七)
凿山钻石,则见地痛也。(《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七)
薛公藏於卖浆家,徐广曰:浆或作醪,案《别录》知也。(《史记·信陵君列传·索隐》)